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宋宇

河北省定州市东留春乡中心幼儿园董家庄分园,河北定州073000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在该阶段接受的教育不仅关系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还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当前,在家园共育的幼儿教育背景下,家庭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家长作为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要积极响应幼儿园家园共育理念,通过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携手合作,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更大的助力。为了充分发挥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优势,文章在分析家园共育模式的应用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在幼儿教育中构建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推进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家园共育模式;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1家园共育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1.1内涵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合作,通过组织平等的、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对幼儿产生一定影响,为幼儿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家园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家长是平等的关系,双方相互尊重与配合。在这一模式下,幼儿园及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引导幼儿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并且指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幼儿家长需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将幼儿基本情况告知教师,并且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家园共育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应用这一模式,可以保证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1.2意义

家园共育模式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作为家园共同教育幼儿的有效模式,它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幼儿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家园共育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幼儿园与家长两个教育主体处于平等地位,双方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将家园共育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从而高质量地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应用这一模式时,幼儿园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家长掌握多种育儿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促使家长主动承担自己在家园共育中的教育责任,确保这一教育模式的贯彻落实。幼儿园与家长互相配合,为幼儿打造出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而实现使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其二,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将家园共育模式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成效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其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家长也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幼儿走进幼儿园开始正式接触集体生活时,需要面对全新的成长环境。这期间家长应当给予幼儿更多关注,承担自己在幼儿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在落实家园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作为两大教育主体,应当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另外,这一模式的应用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一环节,幼儿教育需要打好教育基础,只有优化幼儿教育资源,并且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才能为幼儿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2.1创新教学工作理念

家园共育主要指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三方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协同完成幼儿教育,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在尊重彼此行为方式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家园资源共享,真正达到“1+1>2”的效果。幼儿园方面应带领广大幼儿教师积极创新幼儿教育工作理念,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强家园共育理念的渗透,使广大教师意识到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对象,在教育工作中应与家长秉承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基本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彻底冲破传统幼儿园教育理念下教师、家长地位不对等的思维束缚,通过理念的创新带动家园共育活动的有序落实。

2.2融合五育并举理念,优化家庭教育结构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学前教育环节会注重对幼儿进行智育,因此出现许多超龄化的功利教育模式,不利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善应试教育模式下出现的这一问题,素质教育提出五育并举这一概念,切实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同步培养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多角度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故而在实际构建家园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指导幼儿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融合五育并举理念,切实对当前家庭教育结构进行优化,以此协调家庭教育共同推动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塑造。五育并举理念应恰当地渗透在幼儿成长的各个环节中,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潜在塑造。在实际家园共育关系中推动家长理解并落实五育并举理念,教师应首先找准当前家庭教育环节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协调家长调整现有的家庭教育模式。例如,教师对现阶段班级幼儿的观察可以发现,部分幼儿常常因为家庭对其的溺爱,自身的劳动经验少,缺乏良好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则应重点协调幼儿家长,建议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参与到各项简单的劳动实践中,意在打破家长固有的教育观念,使幼儿能更直接地参与劳动实践,巩固在幼儿园劳动活动中所建立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技能,真正在共育模式下促进幼儿劳动素养的提升。

2.3借助游戏教育方法,创新家庭教育形式

游戏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对教育模式进行游戏化创编,能利用游戏机制吸引幼儿的实践兴趣,并借助游戏实践机制促使幼儿收获积极的过程体验,以此强化幼儿教育的实效性,在寓教于乐模式下助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教师也应通过指导幼儿家长的方式,促使家长提升游戏力,使其能在家庭中借助游戏教育方法、理念创新教育形式,与幼儿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幼儿家长有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引导的意识,但缺乏合理构建教育游戏的能力,致使与幼儿共同开展的教育游戏往往缺乏实际的教育意义。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应尝试从多渠道对家长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使其了解游戏教学法的核心内涵,并尝试通过幼儿园游戏案例辅助家长找到在游戏组织环节中平衡游戏性与教育性的方法。这将推动幼儿家长游戏组织能力的提升,进而在家庭中为幼儿打造与幼儿园关联的游戏化实践空间,强化当前的寓教于乐系统,使幼儿能始终在游戏中获得启蒙认知,建立实践认知,最终切实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结论

应用家园共育模式,不仅能够改善幼儿教育质量,还能拉进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幼儿园和家长应当端正教育理念,明确各自的教育责任,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搭建家园网络交互平台、完善家园合作机制,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玲,陈曼.乡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对策——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1):23-28.

[2]郑竞翔,祝莉.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23(01):110-113.

[3]吴旻烨.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教育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3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