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运用

黄昌津

龙港市第八小学  325802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设计都带去了极大的影响。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布置少而精且带有启发性的作业,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做好彼此的有效协调、融入,最终才能切实迎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达成减负增效的目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近两年来得到了各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好评,为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的统一,应用单元教学后,在作业的设定上教师应该也突出单元整体模式。本文围绕着“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作业设计的方法和运用”展开详细论述和介绍。

关键词:单元整体视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运用方法

引  言:当下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不但要紧密贴合教材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在其中渗透社会发展的各类新型元素,结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做好分层次设计。另外,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还应该打通不同知识点间的壁垒,让学生在完成一道题目后、实现对多元知识的巩固式学习,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

(一)凸显课文的重难点,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拓个人的思维和想象力,围绕传统作业进行二次加工和创造,借此助推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围绕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4课《繁星》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作业模式:同学们,请你们先仔细观察星星的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以个人喜欢的方式如文字、图画等,将观察的结果归纳、总结并形成报告,向其他同学分享。如果教师能设定以上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行决定以何种方式完成作业,就可以借此提高他们的参与性,提高大家的创造能力。

(二)应用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意识

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和作业设定时,教师要强化学生间的交流于合作,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通过开放性、合作性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可以让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的事实,让自己在与同组成员、父母、社区企业的合作中提升合作能力。

例如,在围绕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单元2课《落花生》结束教学后,教师可以设定让学生与家长演绎故事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父亲要模仿文本中父亲的语言,借此传递对孩子的爱,学生则要扮演文本中孩子的言行,借此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回忆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设定作业,可以让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同时还能优化亲子关系。

(三)突出作业的创新性,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的平台

小学生正处在渴望彰显自我个性的特殊阶段,他们对各类未知事物还都充满好奇,同时个人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十分丰富。在作业设计中,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属性,突出作业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各项感官,往往就能让他们的主动性得到释放,更认真地投入其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围绕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11课《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程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这样说:同学们,请你们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并且想一想宇宙的起源,将大家的观点归纳总结起来,在小组探讨后保留最后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说法。接着教师得引导学生在线上平台、以彼此辩论的方式将自己小组的观点与其他小组展开辩论,留下最科学的论断。

二、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内容的细化

(一)积极尝试,实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双创新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将知识性内容体现于作业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元作业设定。比如,在结束四年级上册一单元1课《观潮》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设定开放性的题目,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和安排,同时尽可能确保作业内容与课堂的教学重难点维持一致,如此就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培养他们端正的情感态度,进一步开拓大家的思维角度。

(二)提供指导,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全流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度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通过文本撰写想要表达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这一特色,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突出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结合预习时产生的疑惑大胆提问。在结束“学生提问+探究摸索”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得结合在课上、不同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问题不足为介入,设计作业内容,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点的及时查缺补漏。

(三)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做好“因材施教”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分享理论知识,在新时代下,教师要更新个人的理念和想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主要目标推进教学。同时在作业的设定中,教师也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个人身心发展规律、可接受程度等诸多方面展开分层次的设计,切实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安排作业,让全员都在作业探究中实现不断进步。

(四)将单元知识整合到一起,实现跨文本阅读学习

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突出体验实践的属性,将作业与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立足自己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场景、人物作为切入,从感性思维逐步转向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具体来说,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要深度研究教材的文本内容,并且将同一作者撰写的不同文本或者由不同作者撰写的、同一体裁文本放在同一单元内进行教学,并且在结束课堂后,对标课堂教学的内容,突破不同单元知识点间的壁垒,设定与生活维持紧密关联的作业内容。按照以上方式去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明确一个事实,小学语文与日常生活维持紧密关联,利用语文知识可以很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逐步端正更个人的态度,以更积极主动的想法投入语文课程学习并认真完成作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师应该将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同时确保作业题目带有启发性、趣味性、实践性,此外教师还要突出作业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在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找到与自己能力维持一致的内容并认真完成,在此期间及时查缺补漏,掌握应用理论解决现实生活的各类方法与技巧,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万意.基于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教育,2023(04):26.

[2]李双好.谈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