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孙巧稳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西苑小学

摘 要:按新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形式下,要积极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要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它包括哪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此性质决定了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地位,从新课标理念、要求到核心素养这一过程来看,实际上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传承性过程,本文通过提高理解运用能力来培养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提高思维发展能力来培养小学生的社会参与核心素养;提高审美鉴营能力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基础核心素养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文核心素养保括哪些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2、思维发展与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4、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存在的,不能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习得一定量语言材料。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干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宏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打好基础。

语文学科的学习难度不是太大。但是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经典文化,也需要其他各科知识及生活知识的储备。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并不太大,而后期学习能力拉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究其根本就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相对比较牢固,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强调。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情况,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习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在每学期都会制定很好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阅读教学计划。并且时刻注意怎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加强口语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教育的考试形式大多都是笔试,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大都注意书面表达而忽略了口语表达。所以就有了这种现象:有的学生能够长篇大论,但是让孩子即兴说几句话他就会脸红,甚至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觉得语文学习不能只擅长书面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多给孩子口语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把从笔下能够描绘出来的东西要从口中呈现出来!

所以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1】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讲话的方式练习,也可以先从两人一组锻炼敢说的能力,到五人一组锻炼讲话的本领,再到全班同学面前演讲的技能!这样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够学好的。

【2】重视课文的朗读。在课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单人朗读,多人朗读,全班齐读,知名读,学生领读,老师范读,速读,慢读,有感情的读,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3.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既包括具体物质的美,又包括抽象精神的美。所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渗透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值得我去研究,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以外,要鼓励学生多读中国古典名著,开拓视野,能够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不知不觉地受到其中是非善恶等精神的熏陶和影响。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塑造更加坚强的品格,对现实事件的评价逐渐会有自己的思想。这都离不开小学语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培育,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主动联系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自觉性进行语文的学习,审美教育要渗透在其中,要多向学生提些问题,并且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多说,这样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还能够给教师提供很多的线索,让教师找到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育的方法。所以,对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层面,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在实践中寻找更加有效的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提高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能力,也让审美渗透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4.重视培养学生们思考和阅读的能力

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阅读能力的提高,就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时间里开展具体的工作,而且也需要与家长社会等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规划,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且提供给他们足够的帮助和阅读的对象。首先,课本是我们进行语文学习的首要教材,在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被选录,在文学以及思想道德价值方面都是佳作。小学语文教师要首先抓好课文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爱这些课文,了解课文背后更多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除此之外,课外阅读是课堂内课文学习的很好的延伸,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给学生适当地推荐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有更强烈的进行课外阅读的愿望。有了强烈的愿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性会更强,教师也要适当地让学生在运用一些技巧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对于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教师不能一下子教给学生,要一个一个地教给他们。当他们把一个用得比较熟练,比较自然了以后,再教给他们另外一个,这样,学生心理上容易接受,更有助于他们把这些技巧变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习惯,能够不由自主地去运用这些技巧,让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都获得极大的提高。

5.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经典文化教育

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让学生从小接触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让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内容注入学生的精神层面,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快乐,以及为将来做出更多的选择提供依据。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产生着巨大的冲击,所以,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带着开放的心态接触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并且能够感受其中独特的美好。小学语文教师要围绕着教材,对于其中的某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要用绘声绘色的方式,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故事,让学生在开心或若有所思的状态下接受文化的熏陶。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我宁愿背下一部诗集,而不愿泛泛地阅读一百部诗集。因为泛泛看过的诗集终究是人家的,而背下的诗集那么成为自己的了。打个比方,看过的文章,就如在饭店看过的美食,仅仅一饱眼福而已,而背下的诗文,就如吃下的美食,会变成自己精神的营养,滋养自己终身。

积累是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根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和协调开展。没有一定程度的语文积累,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犹如空中楼阁。

当然,以上所述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绝不可以割裂开来,如果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在这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下苦功夫,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成莉芸.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34):39.
  [2]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21.
  [3]段竞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