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意识流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综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3

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意识流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综合研究

白琼芳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

意识流小说以新鲜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其后文学作品,甚至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意识流小说的影响下,电影也以强劲的姿态踏入了“意识流”里。通过对意识流小说改编的电影和“意识流”艺术技巧在电影领域的运用的探讨,得出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中,两种艺术存在某些无法跨越的鸿沟,但这种鸿沟并不是完全无法跨越,其中需要做到的是电影能够很好地传承小说的精神气质和主题内涵。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文学改编;电影;“意识流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和文学就有着难分难解的联系。乔治•布鲁斯东(George Bluestone)说道:“电影从活动的照片发展为述说一个故事的那一天起,便是小说不可避免地变成原料或由故事部门大批制造出来的开始。”介于二者之间的亲缘性,电影对文学现象的改编也就不足为奇,而意识流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电影导演不断将其搬上银幕。“意识流”——这个最早由心理学提出的概念,先“风生水起”于文学领域。与意识流小说不同,意识流电影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统一的流派,甚至理论界关于意识流电影也没有正式的,明确的提出。目前关于文学改编电影的理论大都集中在经典戏剧或叙事性较强小说上,比如由张冲编著的《文本与视觉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应用》一书,收录了近几年关于文学改编电影的一些个案研究,这些研究都分别集中在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小妇人》等作品中。而对意识流小说改编电影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但意识流电影,仍旧以独特的创新型电影语言所营造的电影意境和表达主题的深刻性,对电影理论和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的改编可以说是联系小说和电影之间一次勇敢的尝试。

一、意识流小说改编的电影概况

意识流小说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内在微妙的意识流动,一种看似碎片式的记忆,它以审美的生活方式走出媚俗的牢笼。电影当然不会错过这颗“奇异果”,多部意识流小说经由改编搬上大屏幕。

美国意识流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作品《喧哗与骚动》于1959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美国导演马丁·里特(Martin Ritt)导演。这是意识流小说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幕,以声画组合的动态形式而非文字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

被认为意识流小说开山之作——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于 1967 年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导演约瑟夫·施特里克(Joseph Strick)导演。此外,2003年在乔伊斯的祖国——爱尔兰,这部小说再次被改编成电影《布卢姆》。

被誉为“打造时间巨人”的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以其特有的“长句”叙述风格为读者展开一幅细腻、生动而丰富的回忆“画卷”,《追忆似水年华》特有的魅力和广泛的读者基础促使导演拉乌·鲁兹(Raoul Ruiz)于1999 年搬上荧幕。《追忆似水年华》的部分章节在1984年也被改编为《斯万的爱情》,围绕斯万与奥黛特的恋情展开故事。

英国著名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作品,除了出色运用意识流外,更以女性独特的细腻和敏感著称,其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品《黛罗维夫人》于 1997 年由芬兰著名女导演玛琳·格里斯(Marleen Gorris)改编成电影。2002年以《黛洛维夫人》为原型的电影《时时刻刻》大获成功。伍尔夫的其它作品,如《海浪》和《奥兰多》也分别在1982和1992年被搬上大荧幕。

《追忆似水年华》这部改编的电影在隐性的时间线索的安排下,呈现出显性的无意识的观察,通过物品、事件、空间来实现诗意的传达。对于电影来说,意识的流动是不可见的,要明确的指出时空产生了变换那么就必须给予提示,或是旁白或是直接标明时间地点的变化,主要由剪辑也就是画面与声音、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结合来实现的。时空的转换都来自于“剪辑”,以“蒙太奇”的手法,实现自由承接。在文本中作者是不在场的一种存在,但是在电影中甚至作者的创作现场都成为了时空转换的一种手段,例如《追忆似水年华》中作者写着写着,镜头就转移到写作内容的时空里了。

在《尤利西斯》小说中,乔伊斯发挥了极强的创造性,借助电影、音乐及绘画等多种有效艺术形式,并极为恰当地融入视觉文字艺术成功地使小说脱离俗套。电影中,通过再现回忆中见到的事情,配合大量内心独白,并使用小说的意识流叙事方式结合蒙太奇手法进行剪辑。乔伊斯在著名的第18章中描写女主人公莫莉睡意朦胧的情态,重点为了表现她意识的自由漂浮然后逐渐模糊逐渐消失的状态,因此他在这一整段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没有任何断句。而电影的剪辑,也同时借鉴了这一段,影片最后快速几乎无联系的剪辑内容,回忆顺序错综复杂,毫无顺序可言,造成一种回忆“纷至沓来”的感觉。

受到关注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时时刻刻》。这部电影是2003年金球奖最佳图片摄影奖的得主,剧中饰演伍尔夫的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更是凭借这部电影得到了2003年奥斯卡与2003年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不过也有批评说它脱离了《达洛维夫人》的原型,只是保留了其故事性,运用意识流的拍摄手法而己,其意识流小说的韵味被改编成了好莱坞式的三段景,韵味大失,并不能完全算是由意识流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

二、意识流小说与改编电影的鸿沟

以电影来重新阐释意识流小说的难度来自两方面:意识流小说本身表现意识之流的特点以及因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媒介差异,电影难以表达人的思想的流动的过程。所以意识流小说和电影,这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电影艺术区别于文学及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在于其自身特殊的表现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文学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抽象而间接的,意识流小说是以让读者完全寖淫在作品人物无理性的意识活动为根本特征的。这种抽象的,无逻辑的自由漫想可以通过抽象的文字表达出来,但很难用运动的声画影像再现。再次,“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它总是要陈述:‘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怎样’,它把空间镶嵌在时间的链条之中;电影也要表述时间,但同时要展现空间,即使在电影编导说明这是在讲过去(利用闪回、字幕和虚空镜头或淡出淡入等手段),电影镜头也还是用正在进行时来展现。”“真正的电影人他一定更重视空间,因为时间的每一瞬间都必须转成空间,只有空间、空间与空间的衔接、碰撞才能行成电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小说家完全可以用纯粹的时间来完成叙事,语言可以推动时间的发展;电影则必须靠空间的展现来完成叙事,揭示时间。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提出了“绵延论”,他认为人意识中有“心理时间”,可延长或可缩短,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消化是不同的。“心理时间”在“意识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小说是纯粹的叙事性艺术,电影则是叙事性艺术和造型性艺术以及声音性艺术的结合物,是“第七种艺术”。文学生产过程中,小说是作家个人的产物,而电影则是一个以导演为核心的团队共同协作的果。因此,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就是完成从一种美学形向另一种美学形式的转换。改编者在两种不同的审美思维之间进行效的沟通,最终才能完成这种转换。

20世纪后期是意识流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高峰期。但是大部分由意识流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并没有成为经典之作,在市场价值为主的大环境下鲜有电影人士去尝试对意识流小说进行电影改编。意识流小说缺少宏大的叙事,不塑造典型人物为己任,大多是长篇大论的心理独白以及一瞬即逝的意识流动,缺乏吸引观众的悬念,矛盾冲突点和扣人心弦的情节的发展脉络基本上不具备改编为电影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甚至若未能了解到小说表达的精神内涵和主题,容易拍出混乱不堪,不知所云,胡乱剪辑的电影。

但是,作为两种文学艺术形式的结合,它存在的意义仍是值得被研究的。一方面,意识流小说因其篇幅较长、情节较松散、语言较晦涩,令很多读者望而却步。电影的改编无疑扩大了意识流小说的影响力,使得更多的读者或者说观众可以领略其魅力。意识流电影,以独特的创新型电影语言所营造的电影意境和表达主题的深刻性,对电影理论和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改编后的电影与原著相比,在精神气质的叙事上有哪些不可及又有哪些超越,就成为颇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两种艺术存在某些无法跨越的鸿沟,但这种鸿沟并不是完全无法跨越,其中需要做到的是电影能够很好地传承小说的精神气质和主题内涵。                                                                                                                                                                                                                                                                                                                                                                                                                                                                                                                                                                                                                                                                                                                                                                                                                                                                                                                                                                                                                                                                                                                                                                                                                                                                                                                                                                                                                                                                                                                                                                                                                                                                                                                                                                                                                                                                                                                                                                                                                                                                                                                                                                                                                                                                                                                                                                                                  

三、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电影,以独特的创新型电影语言所营造的电影意境和表达主题的深刻性,对电影理论和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并没有像在文学领域中一样,形成独立的流派,而是以部分导演的作品在电影史留下深刻影响。“意识流”艺术技巧在电影领域内的运用,极大程度的丰富并拓展了电影语言。20世纪50年代,电影创作者们受到意识流小说的影响,在电影中将镜头对向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安东尼奥尼(Antonioni)作品“关于人类感情的三部曲”:《奇遇》、《夜》、《蚀》。在结构上,三部影片彻底抛弃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方法,坚持表现生活的自然节奏。费里尼(Fellini)执导的影片《八部半》表现深陷精神危机下电影导演的心理活动。电影大量运用“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将幻想和梦境等人物的内心状态直接反应在银幕上,使得影片本身呈现出回忆、幻想、想象、梦境与现实杂糅交织的景象。正如费里尼所言:“在《八部半》里,人就像涉足在记忆、梦境、感情的迷宫里,在这迷宫里,忽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过去是怎样的人,未来要走向何处?”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阿仑·雷乃(Alain Resnais)在世纪年代末期创作了震憾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尤其是《广岛之恋》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影坛上的“一颗精神原子弹”。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其《野草莓》将电影艺术的表现题材引入到个人的主观领域,使电影成为展现人类精神而不是行为活动的纪实艺术。除《野草莓》外,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处女泉》,罗贝尔·昂里哥的《老枪》也是用意识流手法表现内容的经典作品。

意识流小说在理论上也有着较为完备的理论著作,在伍尔夫著作《普通读者》里《现代小说》一文中,详细而完备地阐述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宣言,被誉为“意识流文学呐喊开路之作”。意识流电影却不同在电影史上,意识流电影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流派,它的产生夹杂在现代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电影运动及流派的影响,比如二十年代初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以法国“新浪潮”、“左岸派”为主体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在理论上,意识流电影创作者自身并没有相关理论的创作。在尹鸿、邓光辉编著的《世界电影史话》中谈及对电影《广岛之恋》将其定位于“电影意识流”:“该片以意识流的结构方式、独白的叙事视角、时空交错的剪辑、心理化的人物塑造,营造出浓浓的文学氛围。”在潘天强著《新编西方电影简明教程》一书中,作者将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和伯格曼,这三位传统意义上被定位为意识流电影家的导演归类到非理性主义电影家的行列。认为他们的作品是潜意识的非理性的艺术表现,打破传统情节的艺术逻辑思维。

四、总结

意识流小说和电影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尊重和精确,并且它还是一种艺术创造,不仅因为改编的首要任务是把意识流小说中思想所表达的许多内容转化为电影,更因为电影致力于创作出和文学原著一样好或者比原著更好的作品,这个“更好”,需要同时实现小说精神实质的传承和电影艺术的完美体现,通过“更好”的实现,来对意识流小说无法表达的内容做出补偿。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所分析的这几部影片,对原小说已做到充分的尊重,在改编之初,面对如此大部头的作品,就抱有这样谦虚的心态;另外,意识流影片不是以占有市场份额为目的的,这也就保证了影片的质量。

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既存在相通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它们之间不同要远远大于相通。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最终产品“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美学种类,就像蕾舞不能和建筑艺术相同一样。”因此,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就是完成从一种美学形向另一种美学形式的转换。对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不可妄断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两种艺术存在某些无法跨越的鸿沟,但这种鸿沟并不是完全无法跨越,其中需要做到的是电影能够很好地传承小说的精神气质和主题内涵。

参考文献

[1]乔治.布鲁斯东, 高俊千(译). 从小说到电影[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2.

[2]张冲. 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的电影改编理论与应用[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24.

[3]黄琳. 影视艺术[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4.

[4]乔治·布鲁斯东,高骏千(译).从小说到电影[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 :17

[5]徐葆耕.电影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89.

[6]费里尼. 费里尼的笔记:我是说谎者[M]. 三联书店, 2000, 10.

[7]弗吉尼亚•伍尔夫,谷启楠(译). 达洛维太太[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4.

[8]尹鸿,邓光辉.世界电影史话[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12.

[9]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