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能不能代替肾功能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尿常规检验能不能代替肾功能检验

章伟娟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541001

医学检验是判断身体健康水平、疾病发展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诊断一些肾疾病时经常不仅要进行尿常规检验,同时还会进行专门的肾功能检验,这就导致部分患者会产生一些疑问,尿常规检验与肾功能检验到底一样不一样?尿常规检验能代替肾功能检验吗?做了尿常规检查后还需不需要做肾功能检验?下面对尿常规检验与肾功能检验进行简单的科普,便于大家了解尿常规检验与肾功能检验的具体作用。

  1. 尿常规能否代替肾功能检验

尿常规检验简单来说是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作出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尿沉渣、尿常规检查分析,综合考虑白细胞、尿蛋白、红细胞等检测结果,诊断患者的炎症、肾脏功能水平。尿常规检查与肾功能检查属于不同层次的检查范畴,在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中是无法做到“检一丢一”。借助尿常规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肾脏方面的问题,但是尿常规检查是无法完全当做肾脏疾病诊断的依据,很多时候肾脏出现组织病变后,难以借助尿常规的相关结果展现出来。因此,在实际中,经常会出现有的人存在大量蛋白尿情况,但是肾脏各功能则处于正常状态;也有的人虽然蛋白尿的情况较少,但是通过全面的肾功能检查后,发现有严重的肾脏衰竭现象。所以尿常规检查是无法完全代替肾功能检查的,在临床上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对尿常规及肾功能进行检查。

  1. 尿常规的主要作用

尿常规检查属于医院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是通过对尿液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相应的身体状况信息。尿常规检验可以分为尿干化学检测、尿沉渣检测两个方面,其中尿干化学检测主要是对尿液中的胆红素、葡萄糖、尿比重、尿胆原、酸碱度等指标进行检查;而尿沉渣检查主要是对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管型上皮细胞等指标进行检测,而在此过程中白细胞、红细胞、尿比重都属于特别重要的指标。

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尿蛋白的指标在一周内连续三次检测都出现尿蛋白>1+的现象,则表明存在蛋白尿的现象。同时蛋白尿也存在两种不同类型,一是生理性蛋白尿,这种情况大多表现在瘦弱的儿童中,与体位有较大关联,站立情况下会出现蛋白尿增多的现象,而平躺时蛋白尿明显减少,此外出现高热、剧烈运动的情况,也会发生蛋白尿。二是病理性蛋白尿,这种情况属于肾脏疾病的一种表现,具体病情需要进一步开展检查来确定。由于蛋白尿的生理性特征与病理性特征区分难度比较高,所以在实际中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有蛋白尿的状况时,需要及时进行更加专业的检查,从而实现对症处理。

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出现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者是其他相邻器官出现感染病变的情况,常见的有尿道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同时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肾结核、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也会造成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检查结果阳性。对于红细胞指标,如果高倍镜下超过三个,表示患者存在肿瘤、结石、炎症等疾病可能,如果是出现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情况,提示存在肾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前列腺炎、盆腔炎、血友病等;此外在一些特殊药物的影响下,也有可能在此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数量增多。

  1. 肾功能检验的作用

肾功能检查属于生化组检测,检查项目包括肌酐、尿素、尿酸、尿素氮等,其中肌酐属于人体代谢的产物,一般情况下肌酐会随着正常的肝脏功能运行而排出体外。因此在肾功能检查中,可以结合血清中肌酐浓度来判断人体肾小球滤过功能状况。如果血清中的肌酐水平提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如果是血清中的肌酐水平降低,则提示可能存在肌肉萎缩、贫血、肝功能障碍、其他血液疾病等情况。对女性而言,如果处于妊娠期,也有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肌酐降低;而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缩的原因,生成的肌酐相对年轻群体比较少,所以在肾功能检查中肌酐指标也相对比较低。

尿酸是人体肾脏排泄出来的一种嘌呤代谢产物,如果血液中尿酸指标提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痛风、肾衰等症状。尿素氮水平升高时,提示人体肾脏可能受损;如果肾脏存在轻度受损的情况,尿素氮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有肾单位超过一半受损下,才会出现尿素氮升高的情况,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将尿素氮当做肾病诊断的早期标准。在肾功能检查中,当出现肌酐、尿素氮同时升高的情况,提示肾功能损害十分严重。需要注意的一点时,如果在肾功能检验之前,大量摄入蛋白质食物,也会造成尿素氮水平升高的情况。

  1. 肾功能与尿常规检验的关联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良好的肾脏能维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并且肾脏还会产生一些生理性活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从而维持问题健康。在实际中,经常会看到有的肾脏疾病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在体验中进行尿常规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而进一步开展肾功能检查时,则发现已经是严重的肾功能减退。一般来说,肾病患者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则表明其肾功能已经存在严重问题,肾脏本身具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并且具有个体化差异,很多敏感的检查方法也无法发现早期、轻微的肾损害情况。肾脏中存在很多肾小球,其可以将血液中的废物、有害物质过滤掉,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同时肾脏还可以对血液中盐分进行调节,维持人体酸碱度平衡。当出现肾功能异常后,就会出现调节能力降低的情况,排出的尿液经检查就会出现指标异常的情况。

在实际中,尿常规检查虽然无法完全代替肾功能检查,但是尿常规检验却可以成为肾功能检验的前驱。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体验时很少做肾功能检验,而尿常规检验则属于常见的检查项目,很多肾脏病病变都会引起蛋白尿的情况,同时尿常规检验中的其他指标也会有所变化,如尿比重、尿蛋白、白细胞、尿糖、红细胞等。当发现尿常规检查结果中出现相关指标异常的情况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完成肾功能检验,从而更加准确的判断肾脏器官病变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判断人体肾脏情况时,尿液异常属于很重要的表现,很多时候通过常规的尿液检查就能掌握肾脏功能状况,并且尿常规检查的成本相对比较低,能在早期为肾脏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依据。考虑到很多肾病都具有比较强的隐匿性,并且在发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尿常规检验中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指标,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开展肾功能检查,全面了解肾功能情况,从而为疾病的发展、变化、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在肾功能检查中,除了空腹静脉抽血检查外,还可以做肾脏B超检查,从而了解到肾脏大小、形状、是否有结石、囊肿及积液等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肾病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而常规的尿液检查也无法完全表示肾功能问题,加上尿常规检查与肾功能检查两者并不属于同一层次的检查范畴,所以尿常规检验是无法完全代替肾功能检查。在实际中具体需要进行哪种检查,应根据临床医生的意见,我们能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注意相关检查细节,保持相关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发现疾病后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