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浅议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

王春蕾

青岛市崂山区审计局  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门。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执行、地方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大局稳定。通过审计,揭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促进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浅议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

【关键字】审计  经济责任  着力点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是由审计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县级领导干部肩负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决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因此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宏观性、全面性、政策性和综合性。

具体来说,宏观性方面,县级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承担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其任期经济责任的性质及其履行方式具有较高的宏观性。全面性方面,由于县域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决定了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多样性和集中性。政策性方面,县级领导干部履行任期经济责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抽象行政行为或重要决策。综合性方面,县级领导干部除了承担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责任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责任社会保障责任,其承担的经济责任范围广、内容丰富。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把握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领导干部是当地政府最高行政首长,是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一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重任,代表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和管理权。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县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涵盖县级领导干部权力覆盖的每一个层面。但县级领导干部既要对本区域经济工作负全责,同时还分管一些政府工作职能部门,工作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权力无所不在。审计机关要在有限的时间、靠有限的人力,对县级领导干部进行全面审计是不现实的。必须既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又要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找准权力运行的主要轨迹。

从实践工作看,县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通过本级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国有土地出让金使用、政府举债、财政性资金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等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来衡量的,与经济工作相关的权力主要有三权,即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和监督权因此,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侧重于其任职期间财政预算执行和经济决策情况的审计,并按财政性资金的走向延伸审计有关部门,以综合反映县级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方面的决策能力、发展责任和个人廉政情况。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

(一)决策责任审计

1.决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土地出让、大宗物资采购、大额资金分配、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建立;对外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是否存在不符合法规或显失公平的条款;是否存在为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而弄虚作假等问题。

2.决策程序的规范性。一是审查决策机制是否有效。主要审查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大额资金分配、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二是审查决策程序是否规范。主要审查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如工程项目是否切实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的程序向社会公开或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对闲置资产的处置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公开拍卖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程序执行。三是审查决策方式是否民主。对重大决策事项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否存在违反决策程序,个人擅自决定大额资金运作包括拆借资金、短期投融资等,特别是对外投资、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经过集体讨论,有无采取通报方式代替民主决策。此外,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关注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或向社会公开、倾听群众呼声,或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3.决策效果的真实性。主要审查决策确定的各项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有无谎报决策效果,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核实决策的效果,看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否取得了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此外,应重点关注实事工程政绩工程试验田等重大决策事项,主要审查是否存在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4.决策资料的完整性。主要审查重大决策事项的相关资料管理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如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可行性报告、对外签订的协议(合同)、集体讨论形成的会议纪要等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是否按项目及时立卷归档等。

(二)发展责任审计

发展是硬道理,县域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心。通过对县级领导干部所在地区财政收支和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及财经法规情况审计监督,评价任期内所在地区主要经济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是否真实客观,揭露和查处违反国家财政法规和虚假政绩的行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县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在财政收入征管方面,审查是否存在人为调节财政收入级次、进度,是否存在买税、垫税等情况,土地出让金收缴和管理是否规范有效等。

2.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审查是否存在违反预算法规定、支出内控制度薄弱、资金未专款专用以及社保资金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等问题;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违规出借财政性资金;未按规定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个人帐户;未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发未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等问题。

3.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审查是否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较大、土地出让亟需规范等问题;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出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办法;商住用地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标拍卖等。

4.在重大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方面,审查是否存在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招投标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是否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制度和资本金制度,招投标制度执行是否严格,概算编制是否科学,基本建设程序是否规范;施工企业是否存在转包、分包和垫资问题,项目资本金抽空,挪用项目建设资金,漏缴有关税费等问题。

(三)廉政责任审计

根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通过对县级领导干部所在地区和本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审计监督揭示县级领导干部任期履行经济职责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的问题,促进其廉洁从政。

参考文献

[1]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6.

[2]王家新、晏维龙等.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