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91119740307203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本文介绍了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并针对食品工程安全保障的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包括食品生产的规范化管理、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希望能为日常的食品消费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食品工程;安全保障;监督管理
引言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伴随着食品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了全球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公共事件。食源性疾病除了对人体生命和健康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外,还对受影响国家的经济、贸易和工业有着消极影响。食源性疾病暴发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包括医疗和非医疗的费用,还会导致生产力的损失、受牵连的制造商产生的费用,以及地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相关机构所产生的费用。食品安全加工生产标准化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食品安全加工生产标准化建设对食品安全监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人类日常活动的基本需要,能够为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等提供足够的养分。食以安为先,《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果没有安全,饮食的愉悦感、为身体提供营养素和预防疾病等功能就都无从谈起,所以食品安全是真正的头等民生大事。
2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
2.1打造协同监管体系
首先,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提高食品安全协同监管能力,各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做好责任划分工作,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流程,切实提高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例如,为避免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空白区”,各部门可以通过“分区划片”的方式来实施“网格化”监管,紧抓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小餐饮店、小作坊、食品外卖店等,标记监管过程中的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将监管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监管人员身上。除此之外,各监管部门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线上做好每日监管结果的沟通工作,通过云会议、云视频等方式定期分享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确保各部门能够形成监管合力。其次,打造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系统。食品从生产到流通所涉及的环节较多,监管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食品安全监管压力,各部门应打造食品生产流通监管体系,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流程,把好第一道关和最后一道防线。例如,在审批食品生产许可证时,监管部门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完成食品生产地安全检查后,为其颁发实体许可证和电子许可证,以便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监管人员能够及时从网络中调取有关生产厂家的详细信息,提高监管效率;当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跨地区生产销售产品时,食品生产地区的监管部门应与食品销售地区的监管部门共享监管结果,当监管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预警,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提升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监管人员作为监管工作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监管质量和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成效。因此,监管部门必须重视对于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专项培训和主题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的安全检测能力和工作服务能力,并在部门内部做好考核评估工作,对表现优异的监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外,各监管部门还可以定期在部门之间组织工作人员参观学习活动,通过了解合作部门的工作流程,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提高监管部门的协同管理成效。
2.2注重信用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全面推进食品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工作,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协同监管、联合惩戒,运用食品信用监管“硬举措”优化食品营商“软环境”,激发食品市场主体的活力,助推食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监管者应加大宣传、督促、引导、服务举措,在利用LED宣传、企业走访、集中普法宣传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微信宣传等新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食品信用监管知识,扩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知名度,召开座谈会,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在发展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开展信用宣讲,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信用对增强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阳光监管”,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倒逼食品经营者落实诚信守法的主体责任。融合数字化手段、智慧监管模式,推进“互联网+信用”监管,推动构建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食品市场环境。
2.3加强检测部门工作人员标准化培训
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在整个食品加工生产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计量学检测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同时也能大大增加检测的效率,因此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来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政企”“校企”“研企”之间的交流合作,做到“外引”和“内培”的紧密结合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准确有效。
2.4开展激励式监管工作
开展激励式的食品安全监管,“赏罚分明,以赏为主”,以正向激励原则积极调动社会各主体投身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社会监管模式。首先,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激励和引导。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一线执行人员面临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并不小。为此,监管部门应优化一线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通过激励措施来提升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完善岗位评定标准来鼓励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等,以此改善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其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企业的激励和引导。为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效果,监管部门除通过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来为各食品企业敲响警钟外,还可结合恰当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企业规范运营行为,从源头掐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监管部门可对持续表现优异的食品企业进行表彰,将其树立为行业榜样,在官方平台、媒体上进行宣传,以此激励其他企业向榜样学习。最后,加强对社会协管人员的激励和引导。为提高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监管部门可面向社会制定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奖励措施,促使外卖骑手、餐饮消费者等群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
结语
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高质量的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在实践中,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食品安全医药的管理和控制、保障食品从原材料到加工产品的全链条安全以及加强食品安全宣传等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姜崇斌.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1(24):76-78.
[2]王常柱,武杰,高晓宇.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属性、主要功能与三大特征[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10):154-158.
[3]王晓霞.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22(3):184-186.
[4]白红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执法机制与路径[J].食品安全导刊,2022(2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