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1
【摘要】马克思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下,道德是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只有当它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时才能够积极地促进社会进步。因此,马克思的道德观不仅具有鲜明的工人阶级立场,还呈现出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团结的美德,其理论特质在于对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重视。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的道德观念,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诸多成就。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仍然要以马克思的道德观为理论基石,这将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马克思 道德观 道德建设
一、马克思道德观的立场、内涵与特质
1、历史唯物主义的工人阶级道德立场
有学者认为,从马克思的文本来看,他似乎呈现出不一致的道德态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宣称:“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1]]。但是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他却呼吁:“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守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2]]。本文认为,在这些看似矛盾的态度背后隐藏着马克思一致且坚定的道德立场——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工人阶级的道德立场。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时候已经深刻地看到,资产阶级的道德与封建的宗教道德往往反映的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因而不能揭示出私有制社会弊端的本质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在内病症,进而呈现出虚假、扭曲和蒙蔽的消极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完全放弃了道德,反之,他坚信采用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来分析道德现象,洞悉道德与社会的深层次关系,才是共产主义者的使命。而将道德视为意识形态,且将其置于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系中去考察,就是马克思科学看待道德的立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工人阶级因其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成为马克思所支持的道德阵营。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历史环境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立场就是工人阶级的道德立场。
2、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团结的美德
马克思对麦金泰尔的影响是巨大的,后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共同价值,道德争论在“没有任何既定的方式”的环境中必然“无休无止”[[3]]。而对马克思来说,资产阶级道德的问题在于无法摆脱由私有制社会所产生的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这也是造成社会矛盾与分裂的根本原因。对此,他首先指出将人视为“原子”是错误的假设,因为人不可能“没有需要”且“自满自足”地生存在“虚空之中”,所以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欲望有需求的个体,与此同时,“每一个个人同样要成为他人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牵线者”[[4]],即个体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与他人建立起必要的联系。而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道德的目光超越不了“各种私利的一般性”[[5]],最终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共同价值。然后,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为资本向劳动复归的运动提供了契机,即帮助工人们联合起来形成集体的劳动形式。该环境将孕育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并伴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逐步为其实现自由且全面发展的目标。
最后,共产主义的团结美德是马克思所肯定的道德秩序。他强调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能使一种全新的交往形式和原则完全破坏分工和私有制的时候,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将“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这即是说,团结的美德是一种与联合生产的集体劳动形式及公有制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意识。但是,马克思并不认为团结是共产主义的专属道德,他在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的运动中,已经看到了团结的现实作用:“可以激发劳动阶级斗志,把他们团结到一个用来抵御统治阶级侵害的统一大联盟中”[[6]]。
2、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论特质
马克思道德观的理论特质在于对现实性的注重和对劳动者命运的人道主义关怀。他不仅严厉地批判了宗教道德无视社会历史变化,盲目宣扬永恒之善的做法,同时也反对抽象地看待人性善恶,而是认为人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马克思的道德观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基础之上,他通过考察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研究作为人类社精神现象的道德。所以,唯物史观的道德超越了抽象且空洞的道德说教,因为它从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发展情况中动态地研判道德问题,充分地遵循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客观规律。这种唯物的原则和历史的眼光就是马克思道德观的现实性品格,它足以使其聚焦现实问题,避免成为僵化或虚伪的道德蛊惑。
此外,马克思还持有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是一位情感主义者[[8]],正是十九世纪欧洲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境遇促使马克思产生了“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9]]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关怀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中呈现出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双重特点。以往旧的人道主义的历史都是阶级社会中有限的人道主义的历史,而真实的道德情况总是劳动者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不利地位。但马克思预言,历史的必然趋势指向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真正爱护人、关心人、使人获得充分自由的人道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事业的推动者只能是无产阶级,因为马克思坚信由于无产阶级处于社会压迫的最底层,所以他们不仅代表着人类的普遍利益,即“工人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10]],更为重要是他们具备无可比拟的反抗精神。所以,工人阶级政党清楚自己的特殊战略地位,并时刻提醒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他们宣扬这种阶级道德,让广大无产阶级群众在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以后,努力去改变不合理的生存境遇,让社会转向更为人道且合理的新结构。
二、马克思的道德观是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1、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道德建设历程中,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的理想目标。因此,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任务的同时,通过不断宣传新思想、反对旧道德,启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意识,进而广泛地提升了国民道德水平。这种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中取得的道德成果,让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帝国侵略、反抗封建统治的愿望在东方世界变为现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志愿军战士谱写出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精神,而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则进一步巩固了反封建和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道德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中共八大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这些成果从政党伦理等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科学的真理观为此后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奠定了基础。所以,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时候,党坚决地反对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腐化生活,用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保卫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趋势更加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仅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任务,还要求全体党员带头履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的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从理论的逻辑来看,党的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及党员干部所提出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是马克思的道德观念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发展与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悼念英雄模范张思德时曾这样评价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道德水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大家“为人民服务”[[11]]。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道德观时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2]]。江泽民同志则根据改革开放的具体经验,通过端正党风的道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在从政道德方面的约束力:用高尚的精神追求抵御腐朽思想和灯红酒绿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胡锦涛同志则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3]],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同志根据新时代的历史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基本内涵。他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4]]。具体来说,“明大德”指明了党员干部道德的政治方向,使其铸牢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融入个人的德性,培育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本有的道德品格。“守公德”点明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使其勿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遵守人民至上、关爱人民的道德立场与原则,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私德”阐明了党员干部在道德实践方面自我约束的重要性,使其严格按照党的道德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要做到“不愧屋漏”,更要“爱屋及乌”发挥正确道德观的影响作用,营造良好的家风道德。
2、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马克思的道德观
从理论的内涵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道德建设工程一以贯之地肯定并颂扬了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社会价值观。从理论的特质方面来说,党的这些道德规范与要求无一不是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人民切身利益等问题的积极回应。因此,马克思的道德观作为重要的理论源头,在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指导地位。
聚焦现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仅在于物质富足,还在于精神富有,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实现的高质量发展必定是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且互促互进的崭新局面。因此,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树立、践行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道德观念。而这种道德进步依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内核,其思维模式依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阐释为理论框架,其价值导向依然要以马克思道德观念及其特质为基因源头。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其原因是,在努力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任务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指导地位、坚守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和使命、保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团结群众的集体主义美德,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不断发展,尽快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总而言之,马克思本人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与对无产阶级美德的肯定,以及他对共产主义道德的科学构思与描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对待道德问题时的理论源头。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它还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3]]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著,宋继杰译. 追寻美德[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1-32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8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8]] [美]布莱恩·莱特,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依然不需要规范理论[J]. 当代中国的价值研究,2019(04)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7.
[[1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60.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1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 .
[[14]]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 03- 11.【作者简介】宋健(1988-),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度“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青年项目(MYESDZX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