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到底有多小?试着闻出来

/ 2

分子到底有多小?试着闻出来

李金彪 ,闫芳芳

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  单位邮编 030008

太原市第十一中学    单位邮编 030008

 在教学研讨中,我准备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新教材虽然变动较大但由于内容较为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设计的也算是中规中矩。就在我万般放心之时,一位学生推开办公室的门,他告诉我,老师本节内容我已经预习完了,无非是初中那点东西,没啥意思,而且我觉得我还是不理解分子有多小。我很诧异,这个孩子基础素养很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见解呢?我又按照常规思路从初中的认识讲到微观模型再到它的数量级我自以为讲的非常通透,可从孩子礼貌的回应和迷惑的眼神中,我还是发现了问题,首先,孩子对内容不感兴趣,另外分子的大小描述不足,真的不能引起孩子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该学生的反馈,我意识到本节课的问题,首先是理论多学生们没有兴趣,那么如果从课程和自身讲课的角度按部就班的导入,陈列思考,建立模型,进行推理运算,习题训练...结果是不是就像学生预期的那样成了一节毫无兴趣干巴巴的一节学生配合但触及不到灵魂的表演课了呢?我又去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的小大家知道,也仅仅是知道,就如同本节课,内容都知道,就是些知识点而已,却没有对孩子们科学素养有太大的帮助!

分子有多小呢?学生的这个问题看似幼稚,实际也是物理学习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那就是老师觉得简单,知识也很简单,但一部分学生就是觉得认识不到,没有这种情景体验的话,即使记住了相关知识,但是对学生的启发也不够。我决定尊重孩子们,重新设计!

作为一个微观量,除了视频图片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所捕捉的图片,和经过运算所得到的数量级,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小”呢?或者让这个科学概念走入孩子们内心呢?

正式上课是下午第一节,学生状态很一般,本节分为三个部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分子动理论。首先我结合孩子们初中认识,进行第一部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内容的教学,学生很认真的回答,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等进行分子个数的求解和认知,也形成了分子的很多的结论,内容简单直接,和预料的一样,学生们执行力可以,但兴趣不大,天气炎热,部分同学开始呆滞,我立即行动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感受一下分子的大小”,同学们为之一振,眼神活了起来,能够看到学生互相在试探,怎么做?怎么做?我知道效果来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时候到了,此时我给每桌发了一瓶封盖的风油精,学生们不明所以的要拧开瓶盖,我赶紧说大家不要拧,随即提出问题,请尝试用鼻子闻出它的大小,请大家凑近鼻子闻一下,有什么味道?可能是风油精的作用,学生瞬间清朗起来,回答道,有风油精的味道,我趁热打铁,为什么封闭住还有气味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到,包装不紧等等,我接着提出怎么才能更紧一点呢?有学生尝试拿衣服包住有的拿卫生纸裹住,可凑近一闻还有味道,随着探究的深入,这个课堂瞬间就活跃了起来,我随即抛出问题,“大家有没有思考能够闻到味道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们顿悟,哦,是风油精分子太小了,可以透过最小的缝隙飞出来!酒瓶、醋瓶也有这种特点都是分子太小的原因?恭喜大家都会举一反三了。接下来的整节课分子模型和分子大小真正的建立在学生们心里,在之后的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讲评中,学生非常愉悦的体会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比如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扩散现象的无孔不入,也科学的辨析出碳粒和花粉运动不是分子运动,用学生的话说“因为它们不够小”,一节课下来,学生刷新了认知同时掌握了知识,还在具体问题研究布朗运动时,提出用皮球当做颗粒用乒乓球模拟碰撞它的分子,使得整节课得到了升华,总结下来,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学的很受益!听课的老师们评价是直呼没有想到。

本以为故事就结束了,没有想到在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学生们特别认真,有的反复去刷洗液体容器,有的爬到桌子上进行实验,尽量减小误差,一丝不苟处理实验数据,最后的结果非常的有效,课堂结束,我和孩子们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据学生反馈,我为自己能测量这么小的一个量而骄傲!它让我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些都从那瓶没有拧开的清凉油开始......

本案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1请多让学生闻一闻。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体现的是新课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打破经验主义尤其重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生动有效的课堂设计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也可以给教师自己有新的教学探索和方向。本案例设计中,经过了多次修改,无论哪种方式上课,知识点是不会有太多变化的,但是在教师主动设计让孩子们“闻一闻”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多的体验,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架通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理解的桥梁也架通了,最重要的是学生知识与运用,逻辑与思维,学习认知与科学素养的桥梁也架通了。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以学生为主体上下功夫。多一些促进学生理解和认知的小设计。

2请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反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需要研究学习,他们渴望开放与挑战,他们需要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拘泥于标准答案。本教学案例中给学生一个通过实践去探究理解一个较为抽象空洞的概念的机会非常重要,但前提是我很庆幸学生之前给出的真实反馈,这样才使教学有的放矢,不流于形式,假设没有重视到这个点,可能课堂教学也可以完成,但肯定不会走入孩子们的内心,因为我们忽视了孩子们学习中的真实感受。

3请让课堂充满唤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仅仅按照课本或者教师的思维方式去快速的获得知识,这种高效是一种被动接受,它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而在适当启发之后,学生们对于分子模型的认知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生动。在学生顿悟的氛围中,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我们提供了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是学生产生的学习需要,将会持续的对之后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影响!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是学生们的思维打开,唤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