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镇老口小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615205
摘要: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富有逻辑的课程,而整体性教学却能够在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这明显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的成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的整体性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课堂上采用整体性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整体性;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的整体性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碎片化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是按照“课时”来推进的,每“课时”都有足量的任务需要完成,在课堂中很少能够兼顾这节课在教学单元或教学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学碎片化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不是某单个教师的问题,而是多数教师普遍存在的情况。碎片化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学简单,学生学得也简单,教师只需要针对所需模块进行讲解,学生也只需要针对教师讲的内容进行学习,老师和学生齐心协力一起钻研这一个碎片化的知识,可以让所学的内容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但是碎片化教学方式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是弊大于利的,碎片化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利于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习之后不能用多种知识协同性的解决问题。
1.2学生学习机械化
当前的小学教学太过于僵硬,数学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的表面,完全按课本走,课本分为几个章节,老师们就教几个章节,课本写到哪个知识点,老师们就教哪个知识点。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也就忽视了小学数学本应该有的系统性,缺少了章节知识点的联系。如果教师能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网状的学习系统,学生通过这种网状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易于理解,一方面容易形成系统性的思维。
2小学六年级整体教学策略
2.1结合生活实例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比较基础,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赋予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活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基于生活问题,积极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塑造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以生活经验完成新知识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合格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将小数和分数转换成百分比的必要性,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将小数和小数转换成百分比,老师首先展示了超市的一角,同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选择这些商品?你应该注意什么?”有学生提出“生产日期”,有学生提出了“制造商”,有同学提出了“生产卫生许可证,保质期”,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接下来,展示“两名质检人员关于两个品牌罐头食品质检的信息”,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主题,思考“如何知道哪些产品合格率高”的问题,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因此,为了探究哪个品牌的罐头食品合格率更高,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从而构建了“合格率”的数学概念。
2.2借助新媒体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将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学习,在资料选择和整合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使问题贴近生活,只有让问题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才能增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老师互动,从而确保课堂的高效进行,并让他们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探索问题的过程中。
例如,在统计学课程中,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动画短片,在课堂上播放,并将课程的抽象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小学的学生非常喜欢动画,这种模式可以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观看统计漫画时了解统计的概念,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和观察他们如何在漫画中进行统计,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理解统计的含义,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和理解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数学不是一个简单枯燥的公式和公理。
2.3重视操作动手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调动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一定的操作主题为指导,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独立发挥主动性的空间,让学生不仅能从操作活动中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构建,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不断提高。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圆,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尝试画一个圆圈,让他们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然后,为了研究圆的特点,老师要求学生拿出上课前准备的圆,以四人为一组,进行折叠、测量、比较、绘制等操作活动,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绘画方法,同时,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了画圆的步骤,同时利用课件演示了用指南针画圆的过程,可以看出,这种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调圆相关特征的理解,同时,它也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数学认知水平。
2.4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取代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结精神,此外,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意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课程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模型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老师可以问: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并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答案,最后,老师总结并改进了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利用想象力制作圆柱形纸管和圆锥形纸管,以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直接理解。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此外,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2.5在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环境,因此,目前老师必须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还要整合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知识,而且,不难发现,由于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的成绩大幅下降,因此,老师必须了解中小学数学在知识内容、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这样,进入初中的学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适应初中生活。
总而言之,在进行整体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整体教学的特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好单元主题教学。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作为数学学科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努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学环境,使得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核心素养。此外,在备课环节中还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小学阶段中能够帮助学生重点掌握学科知识,对于后期更高难度的知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俊华.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1):61-64.
[2]宋梅.浅谈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实践[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