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21中) 830000
摘要: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写作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可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面对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把写作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来敷衍了事。面对这种学情,我在写作教学中尝试激发学生作文修改兴趣,想以此激起学生作文修改的内驱力,让学生愿意写作、乐于修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评改;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当人有某种需求时,才会对事物发生兴趣。正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兴趣,不仅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作性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分梯度互助作文修改小组
迈入中学课堂的初中学生,在作文修改方面的能力己经拉开差距。这些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修改态度、修改习惯、修改能力等。尊重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差异,制定符合各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有收获,这就是建立分梯度互助作文修改小组的目的。
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作文修改能力较强学生的榜样辐射作用,信任他们,在分小组修改中任命他们为组长,根据教师提出的作文修改要求和任务自由安排小组内的各项活动,带动修改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高能力也可以在全班范围开展作文修改竞赛活动,修改能力较强的学生和修改能力较弱的学生自由选择组成互助小组,通过定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修改兴趣,增强作文修改水平。
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了解,主要按照作文程度把学生各分成三类,这三类学生在作文的态度、兴趣、行为表现方面各自有明显的特点。分别是第一类“爱好型”学生。这类学生一般都有特别强烈的写作兴趣,有自觉动笔的良好习惯。第二类“分数型”学生。这类学生对写作本身并不喜欢,写作文只为获取一个好分数。第三类“提高型”学生。这类学生对写作比较厌恶,甚至深恶痛绝,几乎是能不动笔就不动笔,能少动笔就少动笔。教师只给出“爱好型”学生的名单,这些学生将是作文修改活动中的“领跑”,他们将在自由选择组成修改小组后担任修改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小组的作文修改活动,学生自由选择组成作文修改小组,每个作文修改小组至少由五名学生组成,即除了组长外,其他学生四名,至少需选择一名作文水平薄弱的学生即“提高型”学生。小组采用多向选择的形式,如果认为有必要可请老师建议。
二、设立多样化作文修改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也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建立分梯度互助小组的基础上,我还尽可能多地考虑学生在作文水平及修改能力方面的差异,不用单一固定的修改任务去约束学生,而是提供多样化的作文修改任务。
在给学生布置修改作文《最____的_____》任务时,课题组尝试了“多样化修改任务法”。修改作文前,把任务的分配权交给每组的小组长,由组长和组员协商分配修改任务。有的小组成员侧重修改错别字、语言不通顺、思路不清等,有的小组成员则侧重修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修改,有的侧重语言通顺、流畅,有的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教师还把各层次学生的修改任务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学生在掌握了修改知识、清楚了修改要求的情况下就开始实际操作。在修改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修改任务后还可以自行加入到其他修改任务中,全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整篇文章的修改。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我们在作文修改活动之后,开展了“评选活动”。评选出每组的“最认真组员”和 “最优作文”,“最优作文”参加学期末班级佳作园地的展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建立分梯度互助作文修改小组”和“设立多样化作文修改任务”的确激发了各类型学生的修改作文的热情和进取精神,尤其是最后的评选活动更是让学生在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而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学生修改教师下水作文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他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我认为下水作文不仅适用于作文写作教学,同时也是激发学生作文修改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只会对事件进行概说,不会运用写作手法生动记叙。文章虽然能写清事件的发展过程,但情节却不引人入胜。教师写下水作文要求学生修改,一方面为学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生动记叙做出了示范;另一方面,让学生认为与比自己内行的人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够刺激,从而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课前教师以学生最近训练过的作文《那一刻,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题写下水作文。课上发给每个学生,教师布置各小组多样化作文修改任务,各小组组长组织组员开展修改作文的学习,自由发表对教师下水作文中生动记叙的意见,在交流讨论中学习生动记叙的写作方法。小组交流修改教师下水作文的感想,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在发言中,有的学生说了从老师的下水作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还有学生也对老师的下水作文提出了修改意见。此时,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伙伴,都成为了这堂作文修改课的参与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激发了学生的修改作文的兴趣。
给学生提供教师的下水作文供其修改,也要注意一下问题:
⑴教师下水作文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和写作实际相符。既不脱离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高于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又能让学生修改时有问题能找、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在“下水”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⑵修改教师下水作文最好要有针对性。在写作教学中,大多教师都会在每次写作训练中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作文修改中,教师们也应突出当次下水作文修改的侧重点。这样“写作”和“修改”双管齐下,才能使理论在实践中发挥它最大的指导作用。
四、师生同台竞赛,分组修改作文。
竞赛,本就是最能激发初中生兴趣的方法,而师生同台竞赛更是刺激了这些处于“我愿意试试”心理阶段的孩子的好胜心。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作文修改中,与之前传统的教师独自修改的枯燥和乏味相比,每一次这样的修改都会激起学生更多的热情,也会使他们收获多多。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尝试,我认为,以激发学生作文修改兴趣为切入点,并以“建立分梯度互助作文修改小组”、“设立多样化作文修改任务”、“学生修改教师下水作文”、“师生同台竞赛,分组修改作文”这些有效途径来激发学生作文修改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达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的。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有价值的切入点,因而值得我们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中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