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隔代互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隔代互学

李远兰

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931

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锻炼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但因工作繁忙等原因,部分家长将孩子的成长、教育等责任托付给了老一辈。老一辈如何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值得当代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隔代互学的方式方法,希望能给予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经验,进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隔代互学;策略分析;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将孩子的教育托付给老人,但受隔代亲和文化程度影响,祖辈正确指导孩子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另外,祖辈为了和孩子营造良好的关系,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这种一味满足孩子需求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此时,若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祖辈与学生互助互学,不仅可以融洽隔代亲的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隔代互学的重要性

隔代互学是指祖辈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的一个过程。祖辈可以将自身的文化积累传授给孩子,孩子可以将快节奏社会发展衍生出的新兴技术教给祖辈,促进祖辈与社会的联系。可见,隔代互学不仅可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也能够增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一)隔代互学有利于充分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当孩子遇到数学问题时,若父母无法及时给予帮助,此时祖辈如果参与到孙辈的学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孩子、父母和祖辈一起参与互动学习,即是多代共学互学[1],他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并能够针对孩子的问题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二)隔代互学有利于联系家庭和社会

孩子、父母和祖辈一起学习数学,孩子们可以学到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世界[2]。同时,祖辈也可以从孩子那里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另外,通过与祖辈一起学习数学,家庭可以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祖孙关系发展,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效和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隔代互学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发展大脑、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学好数学可以让学生分析问题变得更理性、更缜密,大脑思维变得更敏捷、更灵活。而这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探索开展隔代互学,了解其中奥秘。基于小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教师利用所学知识来构建多样化的数学课堂,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布置家长、祖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学习内容,可以吸引学生上课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让学生对数学形成正确认识,从而保证数学课堂的效率和成效。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现隔代互学的策略

(一)隔代互学走进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动、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若教师一味采取照搬教材的枯燥教学方式,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有限课堂时间的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提前摸查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等。接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布置孩子与祖辈在家里自主预习,合作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问题。然后,孩子把在家与祖辈所得到的想法,在课堂中与老师、同学们交流互动。这种多向思维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祖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3]

例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在家自主预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定义、性质后,孩子向祖辈请教:怎样可以做成这些长方体与正方体?祖辈想到用小木棍、胶带、绳子等东西。然后,祖孙共同合作将小木棍搭建成正方体与长方体。[4]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构建原理,并尝试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总棱长、表面积。

课堂上,教师可以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家看看自己手中关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搭建模型,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长、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这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经过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后,让小组长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引出:大家将自己手中的绳子缠绕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总棱长上,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思考绳子的长度是否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总棱长。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准备好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盒子展开,学生回想起与祖辈在家里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物品进行动手测量,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找寻规律,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原理。课堂总结时,教师评选出搭建长方体和正方体较为美观的同学、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或赠送奖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钻研数学的兴趣。

(二)隔代互学作业走进家庭

布置隔代合作互学的家庭作业让数学教学具有鲜明特色。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家庭作业,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图形、公式进行合理布置,让学生和祖辈在彼此交流中相互学习,进而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数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抽象知识。例如:将学生和祖辈在课前搭建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框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课后拿回家当复习巩固的工具,或者再与祖辈学习一次,也可以与家里的积木模型进行对比学习,进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小节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内的卫生工具在教室里的方位,然后在学生明确东北角、北边、西南角、上边等方位名词后,布置有关物品放置位置的家庭作业。比如,教师组织大家课后和祖辈一起观察家里各个角落都有什么物品,并和祖辈一起合作将家中物品的摆放格局绘制出来,紧接着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标注出这些物品的摆放位置。在学生与祖辈合作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方位名词的理解,也可以无形之中锻炼自身的绘画能力,祖辈也可以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培养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隔代互学走进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祖辈不会使用社会发展衍生出的新兴技术。而隔代互学可以让孙辈手把手教会祖辈使用新兴技术,促进祖辈与社会的联系。例如: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用智能手机,出门买菜时习惯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学生可以在和祖辈一起买菜的过程中,判断蔬菜新鲜程度,计算总钱数,从而锻炼学生自身的运算能力。祖辈也可以在支付的过程中让孙辈们教会他们如何领取优惠券,如何扫码支付。[5]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和祖辈对学生的教育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与父母和祖辈之间开展互动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完善和优化课堂,构建隔代亲的互助教学方案,鼓励学生课后积极与祖辈进行学习探讨,既可以加深家庭联系,又能做到有效教学,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程豪.家庭“隔代互学”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288-231.

[2]庄梦婕.试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53.

[3]廖钦能.让感恩教育之花盛开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J].学周刊,2019(10):103.

[4]李远兰.隔代互学如何为学期初的教学活动做准备?[A].李家成,程豪.家庭“隔代互学”指导手册[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198-205.

[5]李远兰.如何将家庭隔代互学拓展为社会隔代互学?[A].李家成,程豪.家庭“隔代互学”指导手册[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