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研究

钟玲

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支队  永州市  425000

摘要: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石,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势必要从长远角度出发,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只有合理规范农村地区土地使用,处理好土地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高质量开展,促使农村经济实现质的飞跃。鉴于此,文章探寻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价值,而后结合土地管理现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期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管理

引言

从当前阶段的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说,所存在的问题是较为尖锐的,土地管理问题的存在对农村建设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国家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农村土地管理方式,对强化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质量大有裨益。

1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价值

首先,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农村土地资源不仅是农村居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只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保证土地价值实现最大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条件。另外,加强土地利用管理,还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升闲置土地整体利用率,推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其次,有助于落实城乡一体化。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城乡资源共享属于必然趋势,但城乡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生活质量均存有一定差距。为缩小城乡差距,最佳手段就是推行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物质水平。当前,农村土地保护政策以“占一补一”为主,即占用多少农用耕地,就要补回多少农用耕地,如此定然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农业生产需求,保证农民生产效益。同时,加强土地管理,还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快新农村建设脚步,避免发生“多重占地”问题,充分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使用提出的需求,减小城乡发展差距。最后,有助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根据调查可知,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缺乏属于普遍现象,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农用耕地大量闲置,而且还存有诸多废弃矿场与小型企业占据耕地面积情况。为此,新农村建设视域下,通过科学管理、规划农村土地,整顿闲置耕地、推平小型企业或平荒废地,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完善村容村貌,落实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足感。

2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现状

2.1土地流转不畅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增加农户的收入,还能大大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率,对农户和农村土地经营大户或者中小企业都是双赢的[4]。然而,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服务系统,许多乡镇的农村土地交易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不通畅、不适时、不透明、不到位等,这些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及担保服务的融资平台建设也没有完全到位,导致农村土地交易双方信息沟通受阻,信息流通不畅,供需失衡,从而使得农村土地交易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因此,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2.2农村土地闲置率较高

第一,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一些土地面临无人耕种的局面。第二,虽然近年来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城镇仍然十分匮乏,农村地区道路建设质量普遍较差。即使部分农村地区物产丰富,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但是配套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物流成本较高,极大压缩了农民的种植收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特色种植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农村地区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第三,在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村,土地流转租金较低,农民即便是将土地流转出去也得不到可观的效益。再加上土地交易市场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土地流转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农民宁愿让土地闲置,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多种因素影响下,农村土地闲置率较高。

3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路径

3.1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减轻或消除耕地撂荒问题,应当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农户的土地流转意识,引导他们将不愿耕作或无法耕作的土地转让给其他人。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以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土地流转监督管理机制,农业土地流转不合规的问题日益突出,多数农户流转土地的方式单一粗暴,没有签订流转合同且没有公证,从而导致后续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各地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以推进农业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和有序化。为了保证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严格运作,应该构建一套科学可行、合理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且在当地或部门的监管下,各方应当签订规范的交易合同,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为了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可设立一个动态监督机制来监督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运营情况。如果发现有不良经营行为或未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经营,政府可以回购或转租这些土地。

3.2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农村地区构建完备的交通设施,既是乡村振兴的任务之一,又是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根本保障。尤其是对于部分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其本身可供开发的土地稀少,交通设施建设落后,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被闲置、荒废。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应适当增加财政投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开发利用闲置的土地。对于因为农民外出务工而荒废、闲置的土地和由于土地流转收益低、风险大而不愿流转出去的土地,各地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让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规范土地交易市场,降低农民土地流转风险,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从而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化农业,避免土地闲置浪费。

3.3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体系

健全的土地规划体系是实现农村土地科学整治与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突破碎片式管理弊端的核心支撑。针对地域特点,以土地集约规划为目标,在国土空间统筹指导下,逐步健全与细化现有农村土地管理体系,不仅能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利益性决策,还能通过土地管理能力的不断强化进行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助力现代化建设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农村土地规划制度的完整性,借助宣传普及工作的深入推进、法规执行力的持续强化和管理制度的逐步优化,实现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商业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的科学分配,在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下,利用农村土地确权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有效保护。

结语

自改革开放后,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管理已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关乎着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还影响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就代表国家经济水平提升,而农村经济主要由农民农业生产所创造。由此,地方政府组织要根据农村实际状况,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帮助农民有效解决经济收益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东方,刘瑶,严静,等.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法治思维[J].现代农业研究,2018,28(09):40-44.

[2]吴淑君.新土地管理法下农村土地征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8):186-187.

[3]戴伟娟.台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