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锦州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物质产品供应中由于产能过剩、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产品过期浪费现象也愈加普遍。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依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破解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临期产品交易,有效解决产品过期浪费、库存产品仓储成本高昂和过期产品处置导致的社会效能浪费问题。
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在我国的市场非常繁荣,商品的种类数量众多,而且每一个城市都会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商场,每天这些商场都要处理大量的商品。这是因为我国有很大的人口基数,每天要消耗的物资数量非常庞大。由于我国的物产丰富,同时也因为供需关系的原因,每天或多或少都有临期食品出现。所以现在又一个暴利行业兴起,这个行业的毛利率甚至能够达到70%以上,据说利润是房地产业的两倍。这些临期食品并不是过期食品,在食用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已经接近保质期。每年我国都有价值数十亿的食品,因为临期而造成巨大浪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就是售卖临期食品的生意。有关专家对临期食品做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初步的结论:临期食品行业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业内人士的运作,这些食品将会得到合理地利用,减少浪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临期食品,有许多超市就专门开辟了临期食品的销售区域。这些食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所以总能很快销售出去。
据了解,现在出现在我国市场上的临期食品,绝大多数都会被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价位售卖。如果对这些临期食品进行批量进货的话,批发价将会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商场里面,如果临期食品进行大幅度降价售卖之后,仍有许多商品没有能够及时售出,那么这时候产品将会被供货商统一收回,做最后一步处理。由于临期食品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所以这个行业突然兴起,进入这个行业的都是一些立志创业的人,他们看中了临期食品的市场前景。在我国,每一种食品都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就不能再食用。有些对此有一定了解的人透露说,虽然是临期食品,但是专门从事临期食品销售的商家毛利率仍然可以达到70%,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销售,也可以快速处理掉这批商品避免损失。同时这个行业的经营成本非常低,不需要冷藏费以及管理费等各种支出,需要的只是几辆车或者一个仓库。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据说现在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在未来临期食品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现在流通到市面上的各种临期食品,无论是在质量以及具体价值上和正常的商品并没有太大差别,也符合我国市场的准入门槛。也就是说这些商品虽然即将到保质期。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个新的行业出现之后,我国大量的临期食品就能够得到很好地处理,有效地避免浪费的现象,这对我国食品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对比国内外对临期食品的处理。分析目前国内的临期食品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分析调查,研究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态度,针对国内临期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态度,给出相应的建议。
在国内,由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规定,县级及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督促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处于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保质期届满等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国外临期食品的研究主要包括国外对临期食品的处理方式。据了解,把即将过期的食物减价出售或捐给慈善机构,把已过期的食品销毁是国外商家的惯常做法。在加拿大,几乎所有的超市都会在晚上结业前的2—3个小时内,把当天或是第二天必须卖完的食物以非常低的价格卖掉。那些即使打折后仍未卖完的食品就被当成垃圾处理了。如果因极个别疏漏,没有及时把过期食品下架,一旦被发现或收到顾客的投诉,他们会马上将这些漏网之鱼处理掉,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和自己的声誉。在法律上,加拿大严格禁止销售过期食品。卫生部《加拿大食品和药物法案》中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可销售劣质食品。在卫生专家看来,食品存放时间过期,会增大被细菌感染的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伤害,因此理所当然归属于“劣质食品”类。加拿大疾病控制中心的食品安全专家林恩·威尔科特明确表示:任何商家都不应以任何形式来销售任何过期食品,这是违反政府法规的。新西兰超市里的食品外包装上通常有“食用日期”和“最佳食用日期”的标识。“食用日期”是指在这个日期之后继续食用该食品可能影响健康,超市必须停止销售。超市贩卖已经过了“食用日期”的食物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被发现是故意贩卖过期食品,将受到罚款处理。“最佳食用日期”是指食品的质量在该日期之后就会减低,但继续食用不会有健康安全问题。每晚赶在超市下班前,购买既便宜又绝对安全的快过期食品,是很多英国人的做法。超市里这些打折商品并不是食品过了保质期,而只是过了最佳食用期。英国环保组织“废品与资源行动计划”发起过食品节约活动,挨家挨户教人们怎么理解“最佳食用日期”,如何区分“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用”和“出售期限”。日本便利店食品架上,通常摆着便当、面包、饭团、三明治等保质期只有1-2天的食品,为保证新鲜,店主会在距保质时间几个小时前就丢弃。在德国,他们将倒掉的食品垃圾用来发电。德国联邦食品回收协会有80家回收食品中型公司,他们利用这些食物垃圾发酵后产生的沼气来发电发热。
临期产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如超市的“临期食品专柜”销售的即是临期食品。临期食品可以吃,临期食品还是在保质期内,保持了食品的品质,此外很多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也是可以吃的,这些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依然是安全可靠的。虽然是临期但仍在产品保质期内,因此属于安全食品;可以减少销毁食品的浪费与返厂再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一般打折销售因此价格相对低廉。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低价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性价比较高。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群对商品价格仍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在下沉市场,以“低价、去品牌化、物美价廉、基本功能”为特征的消费降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不景气,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所以临期食品因其价格低廉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据悉,“临期商品、折扣特卖”为主题的商超和门店悄然兴起,临期特卖也加速呈现连锁化、品牌化的扩张趋势。品类丰富、价格便宜,令折扣零售店迅速出圈,业态持续扩张,广泛进入社区、购物中心、写字楼、街铺等多种场景。此次疫情导致实体零售门店大量积压食品,存在库存压力,厂家和经销商等只能通过降价加速库存流通,与保质期赛跑,因此临期食品行业爆发,市场规模相对往年扩大,纵观欧美国家临期食品行业已存在几十年,在我国该行业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消失,而且很可能发展为“百亿市场”,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也是显而易见。
但从报道来看,部分临期食品出现“变味”迹象。在供给端,部分商场、超市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而是和正价食品混在一起出售,以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让粗心消费者把临期食品当成正价食品买走——既处理了临期食品又卖出正常价格。
厂商方面,部分商家通过多种手段利用临期食品获利。有临期食品收购商透露,一些商家会虚标原价,甚至篡改生产日期,用过期商品冒充临期商品,或者进购一些渠道不明的食品,欺骗消费者。还有商家把非知名食品以临期食品名义销售以回款。更有商家把临期食品装入盲盒中出售,以诱惑消费者购买。
也就是说,有的临期食品实为过期食品,有的临期食品实为原价销售,前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后者涉嫌价格欺诈。而知名临期食品中混杂非知名食品,商家也涉嫌误导消费者。至于通过盲盒模式兜售临期食品,既侵犯消费者权益,又容易造成食品浪费。可见,临期食品销售环节乱象不少,亟待依法规范。
再看需求端。部分消费者要么不仔细分辨临期食品,要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要么贪图价格便宜大量采购,导致的结果是,或上当受骗吃过期食品,或花冤枉钱,或造成食品浪费。虽然消费者青睐临期食品是好事,但消费的不理性,既造成消费者吃亏,也是对商家不法行为的纵容。
防止临期食品“变味”,需要监管者做更多工作。比如通过持续广泛科普,提升消费者鉴别临期食品的能力,倒逼商超、厂商规范经营。去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5条短视频科普相关知识,就具有示范意义。但这种科普,既需要常态化、形式多样化,也需要根据新问题不断更新科普内容。
目前中国临期食品商业模式的基础主要是消费者对低价食品的需求与商家回笼资金的需求,两者在社会环境的催化下形成了临期食品这一商业模式。临期食品本身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在低价获取货源之后,于保质期结束之前把商品卖出,销售额与进货额之间的差价即为利润,但经历了市场扩张期之后,行业竞争渐趋激烈化。目前临期食品的销售模式依然是食品流通市场自我调节而产生的结果,市场监管措施有限。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临期食品店的供给端和消费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
供给端:由于实体零售业无法正常营业,食品无法出售,导致线下商超、品牌方产生了过量的库存积压,临期食品店货源得到大量供应。
消费端:由于一系列裁员、降薪事件使得年轻人的消费意愿趋于保守,但临期食品店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售价,其中不乏品牌商品,薅大牌临期产品的“羊毛”,用少量的钱买来奢侈,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争相购买。
大多数消费者在贩买食品时非常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因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对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警惕性比较高、进一步说明消费者对国内的食品安全不够信任、这给临期食品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困难。其次。消费者对国家出台的临期食品的规定不了解。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食用临期食品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目前我国消费对临期食品的概念认知不清。
从202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是在不断的增加的。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国内大家也知道这个生产行业是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因为产能过剩就意味着有很多的东西生产出来可能卖不掉,在这些商品里面有的是蔬菜瓜果,有的是生鲜,有的是包装零食。这些东西快到保质期的时候以前就是扔掉,但是扔掉会带来巨大的浪费,所以说现在才有这种临期食品在商店销售。就是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有的快到保质期了,但是还没有到保质期,这些商品质量是合格的而且口感风味也没有出现变化,那么像这些商品的话,其实是完全可以放到一个专卖店或者是放到一个专柜里面去销售的,并且这些东西由于快要过保质期了,所以价格方面要比普通的商品的价格要便宜很多。恰好年轻人本来收入不是很高,能够花更少的钱买到这些商品,所以好多年轻人也都纷纷愿意购买。
虽然已经站上了“风口”,但临期食品的生意或许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一方面,是供方的不稳定。在临期品市场,货源是核心命脉,而一般能直接从厂家采购拿货的,都是大经销商。大多数的临期食品商户,并没有稳定的拿货来源。他们拿到的货,可能由多种渠道“拼凑”而来。在缺乏足够稳定进货渠道情况下,商家往往只能有什么卖什么,这就导致了临期食品货源和品类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保质期的压力——临期食品从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手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流通环节,每一环都顶着保质期的压力在赛跑。而且,临期食品的一大货源是“不受欢迎的产品”。这既包含大牌里的小众口味新品,也包含不知名的国产小品牌,以及没什么人认识的进口商品,这些产品在未取得预期市场表现时,都会产生巨大的库存挤压,从而成为临期食品的货源。
这类不受欢迎的产品,在临期零食中也较难销售出去。以一家专卖临期食品的淘宝店为例,其销量最高的往往是大牌或有一定知名度的食品。此外,临期食品品质往往参差不齐,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过期食品被重新包装成临期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豆瓣“我爱临期食品”组内,就有大量用户发布“避雷”帖:“明明标注还有两个月,送来只有一个月保质期”“明明是临期,但是却按照正价售卖”“明明已经过期,却还说是临期”……各类问题,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是买方的不稳定。根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购买临期食品的人都是冲动消费。要么只是专门去大牌的折扣,要么冲动消费囤货。这样的需求能持续多久,谁也没法保证。事实上,上述报告还显示,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数购买频率少于每月一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比较分散,通常是在购物过程中偶尔遇到就会购买,目前养成定期囤临期食品的习惯的消费者相对较少。而且,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被价格刺激后产生的冲动消费,不仅没有省钱,反而浪费更多钱。因为囤积太多,而临期食品又具有时效性,结果往往很难在保质期内消耗完。尤其是鲜牛奶、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等保质期较短的食物,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会引发风险。
说到底,“低价”固然是临期食品动人的核心,但“需要”也同样重要。逐渐回归理性消费的年轻人,追求着物美价廉的临期食品,但长久看来,临期食品不是刚需,消费承受力有限,不确定性因素如货源、安全等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未来,如何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实现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将成为临期食品行业需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总结
首先、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不严、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临期食品更是属于商家自律行为、而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警惕性比较高。再加上消费者群体对临期食品和过期食品认知模糊,对临期食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往往因临期食品口感的正常变化、打折销售及特殊提示产生质疑。短期内对临期食品及其经销方式难以接受。
其次、临期食品经销方式的改变使食品经销商深层次利益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整个食品经销链条中、大中型商场、赴市往往利用销售后结算贷款等方式将经销风险向上级供货商转嫁。即对预包装实行“两个1/3”的食品销货制度、保质期已过1/3的不予退货,保质期剩余1/3的及时退货。与柜设立后。临期食品若不能及时销售,造成的经济损失只能由商场、赴市承担。
最后、目前各地设立并推广临期食品柜的客体主要是大型商场、超市。受经销规模、硬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小型超市、食杂店难以纳入临期食品柜的销售范围,部分地区试行的临期食品提示标签次食品需打折销售、而其他同类产品不打折,需要为临期食品重新制作、粘贴条形码、增加了商家的工作量和经营成本,且大部分视频经销户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所以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