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

李鹏[1],魏艳[2]

(明光市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安徽明光,239400[1];明光市明光幼儿园祁仓路分园,安徽明光,239400[2])

摘要:对幼儿来说,如果教师能够立足于幼儿既有的生活经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与幼儿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相符的生活素材,不仅能够缓解其学习陌生知识时的紧张感,同时也能增进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继而大幅度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最终真正意义上做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意义;实施方案

引言:

在最新出台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已经就幼儿教育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幼儿教育应建立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而生活化教学正是站在幼儿立场上所提出的一种教育观点,其能够通过发掘幼儿既有生活经历中与教育有关的元素保证幼儿身心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生活化过程中,生活元素的引入也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其过去从未接触过的陌生知识,加强其对未知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基于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加大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研究,通过教育创新开展有效的生活化幼儿教育,提升幼儿阶段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水平,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1. 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的思维本就毫无拘束,丰富多彩,其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脑海中会浮现出无尽的猜想,而这种毫无边界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是独属于该年龄段孩童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教育的作用正是引导,开展生活化的幼儿教学,能够使得幼儿在想象的过程中将带入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在丰富幼儿认知的同时利用其毫无拘束的想象力思考生活内容的创新,而这样能够使得幼儿将常人眼中普通的生活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1. 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

幼儿对于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在这两样心理的加持下其能够快速地掌握一项知识或一门技能,如若幼儿教师有意识地在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其既有生活经历中的素材,就能通过幼儿异于成年人的视角从普通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精彩,继而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这些最终都会作用于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1. 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

就幼儿的生活经验、理解及接受能力而言,其与成年人相比,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还较为片面,但若是幼儿教师能够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或教育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思维转换能力的提升,将其原本天马行空的思维局限在合理的规则和范围之内,使其能够将想象中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而增强其理解能力,而这将会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开展生活化幼儿教育的方法

  1. 设计生活化的幼儿教育游戏

所谓的幼儿教育游戏就是基于对幼儿心性的分析,以教育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借助于幼儿对游戏特殊的偏爱,使其在积极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下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学识、思维、能力的等同提升。而基于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寓教于乐的要求,在推进幼儿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元素与教育游戏的融合,针对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目的设计生活化的教育游戏,以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游戏形式,在木工坊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小木块、木条等,鼓励幼儿利用已有材料搭建起在生活中所见过的一些具有特色且比较感兴趣的建筑,并对其进行适度改良,而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幼儿学习到一些如认识图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知识,也能够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进而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1. 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就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言,理论说教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反而容易诱发幼儿抗拒学习的情绪,为了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其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丰富幼儿的认知,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幼儿具有直接经验的生活素材,以增进幼儿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手工课上的安全教育环节,为了让幼儿意识到尖锐的物品具有危险性,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设备将一些生活中因尖锐物品造成身体损伤的视频,结合教师对既有生活经历的动作还原,以及引导幼儿回忆其既有的生活经历,使其能够真正意识到尖锐物品的危险性,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助力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1.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基于新课改后开展促进学生学识、思维、能力等同发展式教育教学要求而衍生出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经历,通过实践增进幼儿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是对幼儿如动手操作等各项能力的锻炼,而基于幼儿教育生活化这一指导思想,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既有的生活经历设计实践性的幼儿教育活动,以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小小农场”是幼儿教育中一项常见的实践活动,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农场中种植其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或植物,不定期地组织幼儿除草、浇灌“农场”中的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其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以保障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1. 构建生活化的室内教学情境

就幼儿的心性特征来说,过于拘束的室内教育环境难免会使其感觉到压抑和拘束,进而导致其抗拒心理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对幼儿既有生活内容的分析,通过布置外在环境,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缓解其心中的紧张情绪,增进其对该环境下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保障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礼仪教学环节,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等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极具生活体验感的情况下还原其在生活中真实的打招呼方式,再由教师指出其正确与否,而在这样教学环境中,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更高,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结语:

基于现如今幼儿教育受关注的程度,作为幼儿教师应深化有效幼儿教育策略的研究,而基于对幼儿既有生活见识、经验及幼儿心性特点分析而衍生出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大幅度提升知识教学、能力及思维培养教学的效果,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应深化生活化教学的实用策略研究,以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玉云.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存在的误区及策略[J].黑河教育.2019(07):33-34.

[2]戴媛媛 .论幼儿教育生活化教学方法研究分析[J].好家 长,2019(06):P.58-58.

[3]姜静 . 幼儿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 明 日, 2019(12):029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