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古族幼儿园017000
摘要:家园共育要求幼儿园和家长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加强合作。随着家长群体对幼儿教育认识的提高和幼儿园工作的积极开展,家园共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家园共育的实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中。然而,仍有不少家长和幼儿园对家园共育理念理解不深,操作不实。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家园沟通流于形式,不能改变底层观念;家园学习浮于表面,不能改变日常行动;家园互动缺乏教育意义,不能促进幼儿发展等,影响了家园共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家园共育;助教活动;研究
引言
家园共育指的是家庭、幼儿园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携手共同解决育儿问题的一种幼儿管理模式,在家长、教师统一幼儿管理阵线的条件下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生活教育等活动,同时家庭、幼儿园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强“三全育人”,提高幼儿教育的管理质量。然而,有些家庭、幼儿园存在共育力度较弱的问题,出现共育思想保守、形式单一等现象。基于此,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管理质量,基于家园共育探析幼儿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家庭和幼儿园应当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家庭方面,不能过分依赖幼儿园的教育,而是应当发挥家庭的资源优势,弥补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不足。从幼儿园角度来讲,则应当本着合作、尊重的原则,从专业角度给予家庭以育儿教育指导。现阶段,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同时,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两方主体,在合作教育方面也形成了共识,即通过整合双方各自的资源,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合作教育工作中,幼儿园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持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完善自身幼儿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将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种补充途径。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各位幼儿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通过与幼儿的深入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以及日常行为下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
二、家园共育助教活动开展策略
(一)树立家园共育的思想
家长和教师都要充分意识到树立家园共育思想的重要性,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逐渐明确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家长要与教师及时沟通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而共同努力。例如,幼儿教师让家长每天陪伴孩子阅读一个小故事,一方面可以巩固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培养幼儿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拓宽幼儿眼界;另一方面,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幼儿与父母的互动,促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搭建家与园之间的合作机制
家园共育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必须要有合作和互动的意识,积极地建立起家园协作的关系,实施“家园共享”的模式,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教师要对家园互动模式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为家园互动建设提供支撑。教师可以做好家访工作,组织好家长会,设计亲子活动,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推进家园共育项目的实施。家园共育的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流程,教师作为主体,应该在家庭协作互动机制的应用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师生互动可以分为网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做出合理的选择。例如,线上互动,教师邀请父母参加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为父母提供丰富的教育资讯,让父母体会到不同的教育。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家园互动,都离不开家园共育这一主题,教师制订教育方案、与父母在教育上的更多共识,都可以保证家园共育模式的成功实施。教师构建有效的社区协作互动机制,是保证“家园共享”模式顺利运作的前提。
(三)整合资源,丰富家园共育内容
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设置医务室,聘请专业的幼儿保健医师来定期对幼儿进行各项检查,重点检测幼儿的视力方面,并且将各项检测结果通过微信或其他方式,发送给幼儿家长,让家长能够实时掌握幼儿的视力及其他各项身体发育情况。其次,幼儿园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融入预防近视的科普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发布一些预防近视的科普文章和视频,为幼儿和家长普及预防近视的知识,并且在校园教学中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幼儿一起做眼保健操,帮助幼儿在学习之余养成正确护眼的行为习惯,并且将相关教学以视频的形式发给家长,督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带领幼儿一起做眼保健操。另外,幼儿园各班级还可以通过班级的教学活动、邀请特殊职业的家长来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给幼儿科普一些相关的护眼知识,让幼儿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教育程度的幼儿进行分班制教学
幼儿的心理素质、认知基础、个人能力、学习悟性、适应性等各方面均有不同。教师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家园共育模式的推动下,要树立分级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的幼儿,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给不同的父母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体现了分级的引导意识。在建构家园共育模式时,父母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教师要注意父母的主观感受,积极征求父母的教育观念,并学习、实施父母的合理化建议,为家园共育模式的推进提供一定动力。家长教育基础、家庭教育氛围等都是影响幼儿成长的关键性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教育状况,制订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家园共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教师针对不同的家庭制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对策,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理念。家园共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采取更合理的教学措施,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剖析,并给予更多的个性化辅导。
(五)重视家园共育监督反馈
为了使家长能在幼儿管理中肩负监督反馈的责任,幼儿园要畅通监督反馈机制,打造端到端的幼儿管理监督渠道。例如,幼儿园可开通监督热线,家长可直接与园长沟通,说明幼儿管理中的不良现象,同时接收反馈信息后,幼儿园需在7个工作日内告知家长处理结果,家长可督促幼儿园尽快落实幼儿管理对策整改目标。为了有效优化师德师风,教师能在幼儿管理中尽职尽责,使家长能放心地把幼儿送到幼儿园,幼儿园要健全安保系统,做到幼儿活动范围监控无死角,用以约束教师的言行,幼儿园要赋予家长登录幼儿日常监控程序的权力,使家长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真实状态,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可以更加理解教师的一些做法,有效化解幼儿管理矛盾。幼儿园可在微信公众号定期公布幼儿每周食谱、趣味活动计划及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的教育安排,这可为家长监督提供有力条件,打造透明的幼儿管理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管理模式优化升级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家长、教师携手育儿,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理清责任边界,明确共育目标,科学分析学情,推行常态化原则与针对性原则,还需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丰富共育形式,注重监督反馈,同时合理引用社会力量,继而基于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贾云香.家园共育在幼儿园领域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思路[J].家长,2022,(24):174—176.
[2]刘锞.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现实困境与路径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2.
[3]周沁晔.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智力,2022(20):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