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及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及模式创新研究

余朝红

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在快速增长。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污染问题,校园更应该重视环保问题,学生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而垃圾分类回收可以更好地从垃圾源头解决大部分问题。下文阐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垃圾分类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现状;模式创新

引言

校园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问题,与此同时还有资源浪费的问题,严重影响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行垃圾分类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每天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堆积不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校园内宿舍楼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增加了回收垃圾的难度,垃圾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分类,成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

1校园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实行垃圾分类,节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推行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不仅让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扎根于学生心中,也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人类制造垃圾,也受垃圾毒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聚集,生活垃圾大量增加。虽然随着对生活垃圾分类重视的不断提升,垃圾收集点、垃圾桶等设施不断完善,但因垃圾缺乏分类处理、随意混合,依然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使垃圾处置成本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相对淡薄、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知之甚少。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师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积极性、培养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意识和习惯?成为推动校园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工作的重要问题。

2校园垃圾分类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校园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及集中处理回收处理行动已得到了有序开展,但是效果还很不理想,效率依然很低,对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无害化资源回收处理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垃圾桶形式简单的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还有对垃圾分类投放指示不明确或缺失图例的问题,另外垃圾分类回收的处理设施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目前,校园校园里还是以主传统塑料垃圾桶为主,大多只是在垃圾桶表面上标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记,事实上垃圾的分类处理大多还是由校园后勤保洁人员手动完成,而且分类简单、回收效率较低。另外,在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还存在垃圾种类判断错误、有害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

3校园垃圾分类模式创新策略

3.1提高校园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强化垃圾的管理能力

学校应安排监督垃圾分类的专业人员或组织,对于垃圾分类情况的管理循序渐进,施行周期性管理。学校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方面要有时效性,约束力要有长效作用以及及时性。学校有关分类和丢弃垃圾的规定要真正传授到每个学生身上,让每个学生有意识有责任感的去进行垃圾分类。建立校园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制定战略学校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层层递进,做好任务分配,拒绝推卸责任,逃避任务的做法。建立相应的校园垃圾分类管理部门,专门开展垃圾分类、定点、针对性处理和解决的管理工作。同时应该制定垃圾回收的发展战略,对以学校规定形式分类垃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相反对于其他不按垃圾种类投放的学生要给予相应惩罚。

3.2创新活动形式,推进垃圾分类

学校倡导“垃圾不落地、绿化进室内”,保证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做到公共区域无垃圾堆放。学校要求师生自带水杯、餐盒,就餐时按需取餐,践行“光盘行动”;规范实验室器材、药品的管理,规范废弃口罩的处理。学校对垃圾实行分类管理,易腐垃圾委托第三方进行回收,并与可回收物智能收运服务的奥北环保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学校组织师生参与垃圾分类培训,以“实名注册、定点回收、集中分拣、后台返现激励”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增强资源节约意识。

3.3常态化奖励,养成自觉习惯

(1)物质激励。探索以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的重量按宿舍为单位或按每人予以适当的电费补贴等经济刺激措施,开设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比赛项目,对表现比较突出的予以相应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感,鼓励学生进行垃圾分类。(2)劳动教育。积极培养学校师生自觉分类垃圾习惯,除了按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时长方面考核的同时将垃圾分类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提高垃圾分类在德育学分考核比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3)精神激励。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星级宿舍评比的重要考核指标,每学期奖励在生活垃圾分类表现突出的先进宿舍或个人,鼓励师生开展与生活垃圾分类有关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对能产生实质性推广应用的给予奖励,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不但是垃圾的制造者,且是垃圾的受害者,但同时我们还应当成为垃圾的统治者。对于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理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周期性敦促,促进校园师生之间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绿色分类,推动学校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促进文明的校园建设。使每个垃圾去到该去的地方。人人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落实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变成共识,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倩如.我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法律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2]刘建明,王泰玄,谷长岭,等.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21.

[3]王彦博.北京市朝阳区不同人群对生活垃圾分类认知差异性研究[J].校园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12):186-187.

[4]杜欢政,宋淑苇,陆莎.乡村治理视域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J].科学发展,2022(1):91-98.

[5]王姝静,苏楠,云国强.北京市垃圾分类媒介宣传问题及改善建议[J].绿色科技,2022(16):98-100,104.

[6]陈禹行,庄志凌,曾杰.我国垃圾分类现状与智能分类垃圾系统设计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2(23):99-102.

[7]方开耀,胡家家,吴濡,等.基于STM32的智能垃圾识别分类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0):73-75.

[8]李翔.信息化在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息与电脑(理论版),2022.18(1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