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 宁安 157499
摘要: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环节,如何归纳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并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无论是种类繁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还是深奥的化学反应原理的运用;无论是物质结构理论还是有机化学基础,我都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就是我的教学主张。
关键词:高中;教学主张;探究实践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巧妙搭建教学情境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初中知识来说,无论是难度和深度都大大加深,但也不是说毫无联系。对于初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或多或少的会感到不适应。而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以说是初高中知识的巧妙连接,如何将看似简单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挖掘出“精华”,让学生将枯燥的记忆,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需要教师用心思考。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充分的体现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利用“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这个重要的思想,结合此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引入的环节采用一段自来水消毒流程的视频材料引课,使学生在初步了解氯气用途的同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对于氯气与水、氯气与碱的反应,通过问题→假设→探究→结论→应用的流程,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氯气的性质及氧化还原的知识猜测氯气与水的反应可能形成的产物?引导学生首先探究氯化氢的存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采取了“小组讨论、给出方案、评价方案、进行实验”的流程进行探究活动。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发现问题“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我们则采取了同样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确定了次氯酸的存在。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氯气与水的反应,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演绎推理的能力。又将氯离子的检验的教学设计成两个探究性实验,活动与探究一:鉴别自来水、蒸馏水、碳酸钠溶液。活动与探究二:鉴别三种未知液体。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动手实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深度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构建知识的有效衔接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在不同的阶段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层面发现问题,夯实知识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的。
在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中,将充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学生阅读到这会提出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时做为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解释,让这颗疑问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与交流中会结合第六章“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学习中知道,“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是否会对这一可逆反应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发现,将伴随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整个过程。这样一个知识点从简单的演示实验,到运用的原理,再延伸到气体制备实验的完善,最终将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理解这一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发现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究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的乐趣”,充分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能够体会到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的成就感。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科思维
知识间的联系绝对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化学知识间的联系是巧妙的、是系统的,只有在这看似杂乱无章的众多知识点中巧妙的构造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这样的人才是在“用”知识,否则只是在“学”知识。
在初中学生就知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二氧化碳不足时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足量时生成碳酸氢钠,在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的学习时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这让学生们知道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这一规律,又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原子守恒求得生成物的组成。一题多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高二在《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模块中学习了“电解质溶液”,而离子浓度的比较又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第一步找出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第二步确定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成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将标况下4.48L的二氧化碳通入到1L0.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学生既可以按常规解法分别求出各组成的物质的量,也可以采用如下解法:先计算求出:n(CO2)=0.2mol,n(NaOH)=0.3mol,有了物质的量学生可
以直接书写化学方程式2CO2+3NaOH=Na2CO3+NaHCO3+H2O,即可得知溶液中n(Na
2CO3)=n(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这样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贯穿了学生初高中化学学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也不是简单的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收获更多的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时刻体会到的收获知识的快乐。
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设疑、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涉及到有关化学方程式配平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写出熟悉的C+O2=CO2 ,2H2+O2=2H2O得出结论:1molC消耗1molO2,4molH消耗1molO2,从而轻松完成有关烃燃烧方程式的书写。随着学习的深入,新的问题出现了。乙醛可以被弱氧化剂如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等氧化,那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吗?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结合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引导学生从乙醛的结构入手,发现变化规律。乙醛转变为乙酸这一过程为氧化反应,把乙醛看成一个整体,乙酸可以看成在乙醛分子中引入一个氧原子,那么乙醛的化合价升高2价,而高锰酸钾中锰的化合价降低5价,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总结出有机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一些规律,以便运用到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的时候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的思路可能不够合理、不够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肯定其思维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思维中的漏洞,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逐渐走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同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的训练,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渐形成完善的学科思维。
五、巧妙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有关杂化理论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往往会引导学生:现在有3个小苹果1个大苹果,怎么把它们平均分成四等分?同学们很快能给出答案,用榨汁机榨成汁,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分析碳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特点,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中。那么该如何解释其空间构型?怎么让学生更好的形象的理解呢?一次在家里扎气球,偶然发现三个气球在一起构成了平面三角形,四个气球在一起出现了“完美”正四面体形;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每次讲到这部分知识我都会提前准备好几个气球。学生在参与中体会着获取知识的乐趣,师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从初次踏上讲台把不知道背了多少遍的教案讲
完如释重负,到能够关注自己的课堂,能够及时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时眼神中流露的一丝疑虑,到学生在课堂中逐步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的有效的获取知识,所有的这些可能需要一名教师首先有主动提升自己的意愿,又能够积极的借助有效的平台,专家引领,不断提升自己。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主张,做一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思想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