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新媒体技术对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新媒体技术同样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还是交流方式上。本文将根据相关实例,阐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模式、传播途径、教学成果上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意义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高校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实践方向,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即在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这其中不仅包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内容直接“灌输”给教育对象,而且还涉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各功能空间,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可观可感的空间景观,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对师生的教育和引导。进入新时代,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全面启动到“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场域的拓展,更加凸显出各功能空间形态文化设计和价值表达的重要意义。但囿于传统空间观念束缚,人们仍习惯于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各功能空间简单地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载体,忽视不同空间的价值取向、运行节奏和主导原则。这既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空间文化的有效引领,也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能。因此,全面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境遇,系统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问题,通过空间形态塑造和空间关系构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仅理所当然,更是现实所需。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境遇
1.1空间环境变化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彼此交织从发生学角度看,当前之所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维度,首先是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空间嬗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更好启迪青年、凝聚青春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在特定空间中展开的,时空结构的现代变革不仅转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现实场景,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视角。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到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日益崛起,再到雄安新区、天府新区等国家级新区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区域、城乡等空间布局调整在推动我国空间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亦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形态与空间体验。此外,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空间生产的社会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一个与地方空间迥然相异而又彼此交织的网络流动空间应运而生。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现代社会因“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的复杂分化日益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更是如此。比如,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的摄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智慧教室的建设以及“微思政”模式的探索,它们既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断走向深度融合,也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实践模式转型。可以说,空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已不再只是隐喻般的存在,已直接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存在的重要因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须具备空间敏感性,既要树立历史意识又要关注空间发展,在适应社会时空结构变化的同时,立足国内国际两大空间格局,主动结合不断变化着的时空条件创新话语表达、用好鲜活案例、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空间化叙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神州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增强“四个自信”,将爱国之心、强国之志转化为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际行动。
1.2.空间资源配置与多重空间构序的同时并存
从现实来看,新时代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向度不只是我国时空关系变革的形势使然,更与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密切相关。能否通过新的空间关系建构生产教育空间新秩序,将直接关系着高校育人体系的整体构建。一方面,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来看,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启动、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的有序展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构建,随着高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评价体系改革的稳步推进,能否破除空间障碍,推动各功能空间资源高效配置,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来看,无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同空间场域育人活动的协调互动,还是学校层面课堂教学空间、宿舍生活空间和管理服务空间育人力量的系统整合,抑或是院系层面各项工作育人资源的充分挖掘,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空间推至实践活动的前沿。可以说,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空间的组织规划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这就意味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空间,既要正确认识各空间的职能任务、主导原则和运行节律,准确把握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各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推动各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开展,又要积极破除空间障碍,优化资源配置,善用“大思政课”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不同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实现各空间思想教育平衡充分发展。显而易见,与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开展相伴随,空间已深深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全过程,并且成为影响和制约其改革广度和深度的关键变量。唯有积极展开空间规划,调整空间结构,理顺空间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才能够持续推进,进而调动全要素,覆盖全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1.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的成因分析
社会结构变化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分化与整合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社会深度分化的体现,原先依附于其他系统或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出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分化。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指的是“一定的主体运用社会整合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各要素、各环境进行的调整、组合以实现系统目标最大化、形成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4]。社会分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出现的新情况给“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资源、要素重新整合的考验,必须运用系统性思维、整体性思维重新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2.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视程度不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共同体,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活动、学科组织、学术载体、学者共同体等所组成的整体,具有组织化的社会组织形式。”[5]社会分工的深入推进在学术领域也得到了体现,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从1982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到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的专业与学科体系中,之后全国高校陆续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专业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重要性已经十分突显,其组织水平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学科建设发展前景,还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需要解决在特定环境范围内组织活动主旨协同问题。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组织水平不高,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各管一段,缺乏主旨的统一和步骤的协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反馈调节方面存在整体性不强、系统性弱化的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未能形成贯通融合,协调统一的有效体制机制。
2.1.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时代性变化
第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便携式网络设备的普及,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获取资讯、购物、娱乐等日常生活问题,微信、QQ、知乎、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成为主要的信息交流手段。网络是把“双刃剑”,过于沉迷其中也导致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间减少,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下降,团结协作精神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生活和人际沟通,也给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第二,在家庭中得到多位家人精神呵护及物质的优先保障。成长环境改变了大学生心理结构。现在高校内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认知能力未得到应然的发展,没有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容易丧失对信仰的追求,个人意志力不坚定,性格敏感,情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3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3.1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多样性干扰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
在新媒体平台当中,信息的来源渠道各不相同,因此这些信息的质量也有待考量和分析。真假信息都充斥在这一个平台上。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更多的信息资料摆在我们的眼前。其中正确的资料和积极向上的资料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优势和便利,但是那些潜藏着的虚假信息资料,甚至是消极信息资料,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形形色色的信息面前,很多大学生不能够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错误信息负面效应会直接干扰学生们的言行,会干扰学生们的价值导向。而且新媒体平台也成为了非主流社会思潮宣传的关键区域。这些思潮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面对真假信息和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大学生能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3.2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多样性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新媒体以超快的速度在向前发展着,这就会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新媒体可以将不同媒介之间的局限完全打破,能够让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更直接地交流对话。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更加自由,学生们也可以在多元的新媒体平台当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在这样一种宏观环境之下,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不能够对传统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如果过度依赖传统而又老套的教育模式,如果对于单一的课本讲授方法过度依赖,必然不能够满足学生们信息获取的基本诉求。这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应该变革和创新。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一个教育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3.3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弱化了思政教育者的主导权威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扮演着决策者和主导者的关键角色。教师的行为和教师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活动当中占据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所拥有的决策权也是相当明显的。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各种信息资源的聚集区域,每一名受教育人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这样一来,势必会让教育人员的主体权威性受到严重威胁。
4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意义
4.1有利于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的组成部分,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QQ、微信、微博等新传媒载体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它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并创新了教育载体,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生动形象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主要是以课堂为主体,思政课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社会实习等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偏重于说教和理论灌输。新媒体环境下,多样的传播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图文、视频、音乐等多种具有强感染力的信息载体更多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枯燥的理论转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更易于理解,也更符合大学生的信息选择取向。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先进理念传播路径的拓展和延伸都大有裨益。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时空限制,主要依靠教师讲授和传统媒体,如报纸、书籍等的传播。新媒体环境下,多样的媒体平台、多种学习工具丰富了传播载体,也扩展了传播途径,借助这些载体和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这些局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思政工作者随时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大学生也可以随地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4.2进一步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治理的实践机制
一是建立良性运行的数据共享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有效处理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保障各单位各部门能够共享使用、集体研判、协同育人;另一方面,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信息中内容较为敏感的部分,按特定条件和规定享有相关数据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获取来自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多类型、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数据集,推动形成覆盖全国、协同服务、全网互通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并运行“以数定策”的执行机制。借助相应平台,及时、全面地获取、分析与加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数据,实时监测和整体评估,全面把脉问诊高校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状况,围绕“数据获取与整合”“数据处理与分析”和“数据解释与预测”三个阶段,分层分类关注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问题,聚焦立德树人的关键节点,深度研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风险态势,缩短数据治理决策的响应周期,以便设计和安排好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的不同应用场景。三是建立并完善奖惩机制。一般来讲,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治理取得成效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包括绩效激励规则、行为约束规则、量化考核平衡规则等。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的获取、加工与处理过程,需要严谨与慎重,既要通过处理达到预期目标,又要防范个体信息侵权。因此,围绕着“价值创造”和“风险管控”的任务话题,明确设置奖惩的边界,适应服务意识的提升,体现多元治理主体友好型联动,这样才有助于加强调控,降低无效耗费,确保治理的良性有序。
结语
总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空间既是物质依托又是重要资源。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空间关系的结构性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日益开放、深度链接和不断流动的空间更好地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积极进行空间转向,不仅要突出重点,推动特定空间实践模式、出场路径和方式方法创新;更要转变观念,通过空间场域拓展、空间关系构建和空间功能改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实践模式重塑。唯有如此,才能够打破空间壁垒、优化空间结构、实现空间价值,在解决各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加庆.新媒体挑战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冶金企业文化,2005(01).
[2]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2010(8).
[3]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4]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