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路学校 23701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对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课标 素质教育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有效教学
引 言
新的课程标准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对英语的教学提出了要求,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与时俱进、改变态度、改变教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六年级升到七年级,看起来只是一个年级的变化,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首先他们要从小学到初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他们要面临的环境的巨大改变。其次,他们所要学习的文化课知识也要从薄薄的几本书变成厚厚重重的一大包。这是他们所要面临的学习内容上的变化。再次,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升入七年级之后,经过短暂而忙碌的三年,他们就将迎来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初中升高中的入学考试 。这个转折点与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与家庭经济状况关系并不大,它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而目前来看,验证能力的比较有效和公平的方式就是考试。初中三年,时间与小学相比,缩短了一半,学习的内容从数量和难度上都加大了许多,同时又增加了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在里面,所以,这三年要学习的知识对于刚刚十几岁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就是我们常说初中。
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玩成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对于国家实力的增强、经济的繁荣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因此,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有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了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始终萦怀与中国人民心中的“强国梦”,伴随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以及普遍存在于“后发型国家”一定发展阶段教育之选拔功能的突显等因素,又使我国学校的课程体系表现出下列一些特征: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这些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被概括为“应试教育”。这种种弊端曾经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成为了素质教育推行路上的障碍。不能根治这些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有效地推行。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我国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最近的一次,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在这一次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与一线教师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课程标准”。曾经一线教师的教学都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来进行的。《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对于学生的学而言,是注入了更加充满活力的生机,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改变教法,与时俱进。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 也就是说三年结束,学生的英语水平要达到五级目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五级目标是: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曰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这些是总体描述,《新课程标准》还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针对具体内容也分别作了要求。这些要求无一说明了一点: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单词、句子和语法这些书面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何在学习书面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呢?
一、深入分解教学内容,参透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更大一些,心智也相对成熟,但即便如此,他们也还只是刚刚十几岁的孩子,知识存储量还不够丰富,专注力和主动钻研的精神也还是不够强烈,自学能力也较差。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把课本中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并在这一传输的过程中,完成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指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和练习题,教学目标是在本节教学中想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仅仅是书面知识,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目标等.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分解本节课的内容,明白本节课需要讲解哪些知识点,包含单词、句子、文段和文化等方面。这样,走上讲台才能有的放矢。在明白了这节课需要讲授哪些知识点之后,还有一个更重要方面就是,这些知识点肯定不会是统一要求的。每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每个知识点与学生的哪方面能力是挂钩的,通过哪个知识点来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这是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需要做到心里有数的。
二、传授应该传授的知识,传授可以传授的知识
整个初中阶段,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对于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学生必须达到的水平,教师必须完成的目标,这些都是教师应该传授的知识,那么教师肯定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比如book 这个单词,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名词,那么学生只需要听、说、读、写就可以了,而host family这个词组,对于它,学生不仅仅是要记住它的意义,它的拼写,还要了解它背后的文化知识。Host family, 寄宿家庭,为外国留学生在其所留学国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住房与生活基本设施(大多是本地家庭),旨在提高其在该留学国家的生活能力。寄宿家庭就是给自己家庭成员以外的外国人提供住宿条件的家庭;一般来说,寄宿家庭为留学生提供住宿,会有定期的房间清洁。。这种特殊的生活形式在中国是没有的,所以中国的小孩子可能无法理解,那么教师就要针对这个词组的文化背景进行解释,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再比如被动语态,课标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它的形式,对出现在课文和句子中的被动语态能够理解就可以了,而现在进行时,课标的要求就高了一些,所以教师在教授现在进行时的时候,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还需要帮助并训练学生使用这个时态去进行相应的表达。
当然,如果我们的学生水平比较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都比较好,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拔高。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前提下,传授一些超出课标要求的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把前面提到的被动语态讲的更深入一些,帮助他们去使用被动语态来进行表达。也可以找一些英语的美文,拿出来给学生作为“课外加餐”,既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句汇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英语综合能力。当然,前提是,他们能接受的情况下。如果本来对于课内的知识点就已经掌握困难了,再给他们增加这些内容的话,不是拓展,反而是累赘了。
三、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从而做到轻松学英语
英语和其他的课程是不一样的,它是一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用英语去与人交流,用英语去阅读,用英语去学习更多的东西。鉴于此,我们就要改变对待英语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要认识到,英语是生活中的东西,英语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地方。英语既然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那么它必然是大众化的,是简单而易于掌握的。
对于课堂上所出现的知识点,教师要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解释来让学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比如,hat、 cap的区别,无需文字解释,只要用简笔画把它们画出来就可以了。举例子的方式也是很好的。比如,where和 while这两个单词在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的区别。举个例子: While we were eating, somebody knocked the door. We were eating, when somebody knocked the door. 其中的区别一目了然。还可以用反复模仿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固定句型的问题。比如,It is adj.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这个句型。可以先把句型结构告诉学生,然后请他们用这个句型反复地造句,几个句子下来,自然就能掌握了。
英语是生活中的语言。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学生认识的、会使用的英语,这会很大地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英语。比如我们在逛街时,看到的各种广告和标语,家里买的各种物品的说明书等等。在与这些生活英语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英语带到生活中去,比如,用英语来描述认识的物品,和其他人用英语进行简单地交流、看英语电影、学唱英语歌曲等。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具体方面和具体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那么《新课程标准》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2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