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高新实验学校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提倡阅读,要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提高语感,不断地体会和理解。”早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早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教材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早读课;教学效率
引言:在新课标下,实施早读课是强化阅读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早上的时候,头脑最清楚,记忆力最好。在这个时候读课文、背古诗、拼读成语,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早读课中,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语文早读课的现状
早读的效率低下。早读教室只能勉强容纳一个班的全部学生,而且每个学生的早读内容都不一样,所以就会产生各自阅读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早读教室里的声音很大。在早读课堂上,有的学生能做到“口到”、“眼到”,而不能做到“手到”、“心到”,有的学生一开始声音很大,后来声音越来越小,到后来就没了声音。有些学生甚至没有读书,仅仅是“眼到”,有些学生认为早读是一种睡眠课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第一,学生对语文的不重视,对早读的重要性不了解,认为早读就是一种简单的朗读,只需要开口朗读就可以了。第二,教师对早读课的关注度不够。目前,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热衷于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改革,对教材进行精心设计,认真研读,而忽视了早读课的有序进行。
二、语文早读课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既要求其能够用汉语进行流利的朗读,也能够用汉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早读文学作品,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表达作品的意蕴和情感取向,并有很强的感染力。”新课标中强调了早读教学的重要性,而“早读”则是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和巩固课堂教学。
1.积累知识
学习语言,要有充足的基础。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名句、诗歌鉴赏术语、散文的表达技巧、优美的段落、写作素材等等,都是要积累的。但是,教师不能让学生孤立地去学知识点,而是要把具体的知识点与早读相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
2.陶冶情操
充分利用好早读课,学生们可以在早读课上大声朗读汉语文字,体味文字中的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领会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其艺术表现,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
3.准备和巩固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被教师忽略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可以通过早读课来巩固,如果有新的教学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提前学习,这样可以提高课程的学习。
三、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策略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并对其进行反思,明确其功能和意义。
首先,从语言学习的观点出发,早读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阶段。如果阅读氛围沉闷、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势必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早读活动课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在语文课堂上,要有一个很好的早读基础。朗读是思想的依托,是理解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积累,是写作的根基。朗读是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协同作用,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这种信息的获取要比听要广泛、主动、活泼,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增进对语言美的感知和领悟。
最主要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和欣赏的水平。只有不断地朗读,完全地熟悉原文,才有可能在脑海中激发已经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体验,从而深入理解文章。朗读时要细心揣摩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的情绪、作者所抒发的想法、感受,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单调的早读方式会让很多学生出现“朗读疲劳”,早读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的早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例如:将声音和感情交织在一起早读。在早读课上,教师要做好自己的示范和引导工作,让学生们掌握不同作品的音调,让学生们体会到“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体会到早读的艺术魅力,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们的早读兴趣,营造出浓厚的早读气氛。对于感情丰富的课文,教师要进行细致的研读,用心去品味,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声音洪亮、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防止读错字、读破句,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们体会到蕴含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在每个学期开始时,语文教师要将早读课的内容列入学期教学大纲,并将每日早读的内容和目的作为预习内容,并根据不同的难易程度,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早读,使其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结合。
比如,单元的内容是古诗词,若仅限于教材,仅从有限的诗词角度来分析和欣赏,难以使学生对中国诗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难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正确解答诗词的问题。所以,在早读课上,教师先从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一般情况和主要的文体流派开始,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避免学生“一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此外,还可以在晨读课中加入一些名著,以供学生们阅读、体味。每一节课,都会挑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们朗诵。
40分钟早读的时间比较长,到后期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嗓门不大,早读的效率也会下降。如果让学生在早读前十分钟默写,然后进行大声地朗读,这种读与写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5.早读效果即时化
布朗用一个有趣的试验,证实了一个有效的回馈机制对于实现一个行为的目的是必要的。要想激发学生早读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其学习效率,及时、适当地给予反馈,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早读。回馈的目的是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生。反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点查、学生互评、口头问题、书面回答、个人随机抽查、小组交流、及时反馈,成绩好的学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表扬,成绩不佳的学生再次获得鼓励,还能给教师提供第一手的教学材料,一举两得。
结束语:语文早读课是一种由语文教师为学生精心营造的心灵乐园。希望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积极营造一种有效的早读教学模式。无论春夏秋冬,让学生们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天空中更加自由地飞翔!
参考文献:
[1]朱轶慧.浅谈初中语文早读课效率的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22,(44):72-75.
[2]葛永昌.“五法并举”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课成效的相关研究[J].课外语文,2021,(09):58-59.
[3]陈宇婷.小学语文早读课效益提升的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21):162-163.
[4]刘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早读课的效率[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