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探讨

崔严文 ,姜涛

青岛海洋技师学院  266000

摘要: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指的是充分集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与资源,有关单位出台相应的引导机制和政策,促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与完善;企业和学校之间加强联动,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学校自身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规划,并且与家长合作,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规划,保障中职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系统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完善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内涵。在实践中,需要多方主体加强合作,共同就推动中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为社会的进一步培养出更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本文主要研究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

前言:协同育人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理念,在中职教育体系当中,集合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方力量,全面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发展现状,增加财政经济投入力度,协助学校引入优质的师资力量,改良基础设施;鼓励企业深入学校,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全面提高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优越性和前瞻性,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

一、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概述

“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指的是集合中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研制适合学习者发展的教育体系。三股力量相辅相成、互相合作,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构建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育人机制。协同育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理论体系,实现“三方联动”不仅能够扩大育人优势,同时也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论以及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举措[1]

二、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其中一项指标便是集合企业的力量,利用纵深的校企合作,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实践和实训机会。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解决用人紧张的问题。尤其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以及创新的思维,是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整合资源优势,通过与中职学校开展密切合作,能够培专业对口、技术过关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参加工作,为解决企业用人难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增添的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多元产业结构的改革与升级

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市场内的产业实现多元的转型和升级。为了有效适应这一改变,需要各大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集中的改良和优化,这无形中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效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集合企业的力量,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包括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参与社会实践的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等,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年轻的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到企业之后,能够用新颖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满意度,为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效率

教育部在近期的会议中明确强调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与职业教育本身存在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已然成为国家教育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职学校实现“三方联动”,构建多元的协同育人机制,能够让学生们在学校、社会企业或家庭当中掌握更多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技能和要素,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例如学生毕业前便深入到车间或实习基地开展集体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务实精神。学校鼓励中职学生参与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们在创新过程中开阔眼界,通过反复试验和失败总结,培养个人的工匠精神,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积淀[2]

三、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策略

(一)完善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职学校在构建“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校内部的力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等。首先需要中职学校各专业负责人能够积极引进素质健全且经验丰富的职业教师,要求应聘者除了拥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体系之外,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拥有外联基础,夯实中职学校的师资人才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其次,要求中职学校能够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条件允许的话,还要编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增加经济投入力度,改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基地等,让学生们在校园内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氛围。

最后,需要中职学校各专业教师可以配置科学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与技能。除此之外也要在课程教育中加入与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相关的要素,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等多个视角,让学生们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职业规划,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为日后的就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科学建立纵深的校企合作计划

中职学校集合社会的力量,打造“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最重要的目的是与相关企业建立纵深的联系,强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实践中,首先需要中职学校能够根据各专业特色,选择信誉度高、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联系。例如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兼任学校教师,或定期莅临学校开展职业讲座等,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学校每年定量为合作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人才,解决企业的用人危机。

其次,在集合社会力量的过程中,有关单位也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技术型企业与当地的中职院校开展纵深合作,一方面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训项目,另一方面为中职学生供应数量充足的顶岗实习或见习的机会,并为企业引入理论观点新颖且具备夯实工作技能的年轻化人才,改良企业的人员管理结构。条件允许的话,中职学校还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编辑各专业的校本课程,更新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为深化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提供基础[3]

(三)联合家庭教育以体现人文关怀

部分学生选择就读于中职学校,是因为学业考试中失利造成的,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兴趣消极,影响了个人一生的职业选择和健康成长。因此需要中职学校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开创家校联动机制。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到学校参观,感受孩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成果。或者利用线上互动平台,与家长开展长期联系,就孩子学习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解决。除此之外,中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需要基于人文关怀的立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崇高的品德素养,主动关心学生,开展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促进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障。

结束语:

中职学校构建“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不仅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效率。在实践中,要求中职学校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家庭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突出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为促进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岩.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院校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思考和研究[J].财富时代,2021(10):184-185.

[2]赵莉,陈冰.“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1(Z6):75-79.

[3]张志栋.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3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