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四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1
/ 2

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四策”

魏松敏

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学   366308

摘要: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是新课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为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照新课标教学要求,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文章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提出启发式教学四个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教学策略

一、创造有效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启发式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工具。首先,结合学生学情,利用原有知识体系与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直接过渡到新知学习中。不管是学习新知还是复习过往知识,教师都要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充满动力。因此,教师要依照教材内容编排,整理教学顺序,从浅到深依次递进。其次,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创设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情境,并提出带有启发性特点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而教师则以引导为主并适当的点拨。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两张白纸,然后将其裁剪成边长为1的正方形,接着试图通过裁剪和拼接将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接成一个大正方形,并计算新得到的正方形的长。学生们通过实践和计算均无法获得大正方形的边长。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如果不能够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那可不可以推断c2=2,当中的c会不会是分数或整数呢?经过判断发现c既不可能是分数又不可能是整数,而整数与分数均称之为有理数,显然c不是有理数,为此引发无理数这一概念。最后,数学学科本就是一门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所以教师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情境中探索思考。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生活化情境:学校要搭建一个小花坛,教师要求两个班级的学生去帮忙,假设学生人数一共有78人,其中A班级的学生每个人搬6块砖,B班级的学生则需要每个人搬7块砖,一共搬砖480块。求A班级的学生共有多少名参加了搬砖活动呢?此情景的创设基于学生的认知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求解。

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探究。为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是初中启发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首先,锻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学能力。通常自学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拥有自学能力的学生可独立掌握新知,提高技能,同时也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创新精神。自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教师通常用预习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向学生们发布预习的提纲,学生在预习时边阅读边思考,完成提纲中所列举的问题,同时针对预习时发现的问题在教材上做出记号,并找出新知中的重难点。其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换成通俗的话语,使得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听得懂,为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加工,深入挖掘教材,同时要提高语言讲解中的亲切度,打消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此外,除了讲解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提问环节。提问环节也是启发式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教师要尽可能够在提问中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同时也要注意提出问题前的教学语言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提问前可以说:“接下来的问题看看谁来回答,问题是这样的……”。在有了前面的铺垫后,学生们可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另外,在进行新知讲解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将公式、定理等内容教授给学生,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带领学生一同观察和思考,针对学生不易懂或易错的地方,利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展示出来,从而给予不同学生不同形式的点拨和启发,促使班级中的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中获得学习感悟。最后,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的持久性。在新知学习中,学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便会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保持课堂的参与度。调查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了成就感,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会明显增强。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启发学生思考,进而使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获得成就感。

三、给予充足时间思考

有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适当延长学生的思考时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常常以为自己的问题十分简单,认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进而并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师便说出了问题的答案。为此,教师要树立课堂提问环节中时间等待的原则。不仅要在恰当的时候向学生提问,适当启发,同时也要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首先,教师要找准时机进行提问。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学生们学习到了同类项。因此,教师需要联系同类项概念,在课前导学环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教室,或者在周末同家长逛超市的时候,以及你们的生活中是否有存在同类物品呢?如果有能否给大家分享几组呢?”有的学生列举了超市中的粮食:有大袋的米也有小袋子的米,它们都是大米。也有学生列举在教室中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书包,不同样式的书包之间都是同类物品。还有学生列举在自己的家中,爸爸妈妈使用过的手机都装在了抽屉中,抽屉里放置的旧手机都是同类物品等等。教师在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答案后,继续向学生提问,并采用启发式问题,“请问如果老师手中有5元钱,也有5千克的面粉,它们两个能否相加呢?”学生们均摇摇头表示不可以相加,因为它们不是同类物品。教师继续提问,“那如果老师手中有5千克的面粉,还有10千克的面粉,这时可以相加么?”这时学生们纷纷表示可以相加,因为它们是同类物品,此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同类项的概念进行阅读讨论。在本例子中,教师将启发式教学环节应用于课前导学中,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及适当的引导,让生活中的同类项与数学中的同类项相联系,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何为同类项,并且由于教师事先引用了生活例子,这也促使学生对后续的问题以及新知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师还要注意将问题串合理地应用于启发式教学中,为此,教师准备的问题数量不必太多,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够在问题中获得提升。

四、结语

综上可知,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创设好情境并在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反思,最后,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功能,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红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提问[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30.

[2]舒昆标.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价值体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3):120.

[3]李国任.试析初中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9,(15):49-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