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锡山214191
摘要: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在现代学徒教学模式试点过程中,围绕一个目标规范运行、利用“双身份”改革教学方法、借助“三场景”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市场规则促进多方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以合作共赢为前提,企业师傅制度做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才能有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身份;三场景
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生利主义理论在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TY-C/2021/34);2020年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重点课题“生利主义视域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STY664)。
作者简介:荀大勇,男,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谢爱明,男,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了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的优势,较好的解决了青年就业、培养技术精湛劳动者及师徒间技术传承与创新三个难题,成为国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改革的热点。锡山中专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在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学徒试点过程中,企业参与招生办班,但不能完全以企业方式育人,否则就成了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为此需要双方沟通与交流,在尊重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引入企业要求。锡山中专以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改革以往学校单一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博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并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较高的评价。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学校本位学习和工作本位学习交替安排,现代学徒制就是要融合这两者的优势,采用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企业选派技术人员作为师博,走进校园,进入实训中心,负责学生岗位技能的传授;另一方面学校选派专业教师作导师,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锡山中专按照“学生一学徒一准员工—员工”四位体的人才培养总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 、2学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学习任务,并掌握专业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学生第3学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身份的转变实质是教学方法的改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更为广泛,“1+X”的企业证书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场景”是从学习的空间纬度来设定的,分别代表教室、实训中心和车间。现代学徒制不能脱离学生的文化基础而盲目学习技能,只有在第一学年打好文化基础,才能为将来的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室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但教室的知识传授也不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锡山中专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发展,提升职业认知。实训中心的教学由学校主导向校企联合的过渡。第二学年的专业课以理实一体为主,文化课和理论课为辅,实训中心的教学不只有专业课教师,还有企业师傅,更多的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技能训练的任务,不断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一般情况下,问题可以根据结构上的不同划分为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1】。非良构问题和具体情境相联系,它表现为:已有的概念、原理不知如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应用。这就需要在第三学年的车间中不断与师傅学习,与同学合作,只有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才能形成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能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
校企合作是培养复合人才的主要渠道,但企业参与教育需要利益的驱动,邢媛(2005)认为,德国企业这所以愿意主动参与双元制人才培养,其根本原因还是利益使然[2]。为此学校利用理事会工作平台,积极向区域内大型企业宣传产教融合型企业条例,让更多企业了解“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激励政策,其次,介绍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高素养复合人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招聘以及新员工磨合成本。除了算经济利益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增强社会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影响力作用是巨大的。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1.合作共赢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
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参与方不只有学校与企业,还涉及到政府、行业和家庭与学生。系统中的多个主体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政府要发挥好市场机制,引导大型企业参与办学,要加大教育投入培育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行业要统筹协调,发布科学的业界动态,指导学徒制专业发展方向。企业要坚持长远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生存之根本,而创新型企业离不开精湛的技术人才。学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材中要引入企业标准,坚持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家长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学好一技之长。
在现代学徒制中教师和师傅,共同承担学习者的教育与培训,可谓责任重大。对于教师而言,国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以提升教师的素质,但企业和职业学校在师傅的选派方面,没有一个成熟的制度,师傅的水平严重制约现代学徒制教学效果。所以国家要在制度层面出台企业师傅制度,明确师傅的资格、责任、权力、待遇、培训等内容,建立起稳定的师傅队伍[3]。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
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培养“什么人”的手段,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只关注教育的方式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在试点中我们要坚持“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4],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厚基础”强调理论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以重视技能为理由放弃理论的学习,在重视文化基础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思想和品德教育,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劳动者。“强技能”要求加强理实一体化训练,提升与岗位需求对接的职业核心技能,要探索专才和通才培养的协调,满足学生多岗位发展的企业需求。要引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精英赛,在比赛中激活学生学习技能的动力。“重创新”要求以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准绳,积极开展试点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训练,导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注重方法的传授,改变“授人以鱼”的传统教学。
参与文献:
【1】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李政.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价值研究——知识论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3】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1):30-38.
【4】张旭.“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1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