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小学科学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浅谈如何创新小学科学作业设计

戴敏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445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小学阶段教育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精心为学生设计科学探究活动,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课后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都离不开课后作业,所以,科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仅要保证作业内容不会为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同时还要利用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科学知识内容。

【关键词】小学科学;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学生对于任何事物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认识,布置课后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科知识内容,同时也是为了能够阶段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对于小学科学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精简课后作业内容,利用适宜的作业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从而使得学科教学能够真正达成“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如何设计课后作业展开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科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仍然以理论知识记忆为主,或是直接照搬教材上的课后作业活动,虽然这样的课后作业能够短时间内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但是这样的课后作业活动已无法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根本无法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其次,还有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一刀切的形式,为学生布置同样难度的课后作业,如果教师布置作业难度较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学生短时间就能够完成,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学生根本无法独立完成,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更无法通过课程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小学阶段科学教育发展[1]

二、小学科学课后作业设计实践策略

(一)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

传统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大多以刷题式、记录表单式为主,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对这样的课后作业会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并且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学生对于一切未知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课后作业内容,促使课后作业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进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中《饮食与健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上搜集一些关于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都有哪些,让学生提前对所学习知识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形式,如保存一些关于食品营养含量的图片、或者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的视频,让学生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多种记录形式相结合,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搜集多样化素材内容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再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搭配营养均衡的食物,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

(二)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践作业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学生对于任何具有趣味性的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活动,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在设计实践性课后作业时,教师不仅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来设计活动内容,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设计的活动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厌倦课后作业的情绪和心理。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中《手电筒的秘密》时,这部分内容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后作业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划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实验题目“制作手电筒”,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足够完成作业的时间,这样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学科当中。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设计完成的作品要在班级内进行评比,对于完成较好的小组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小组教师要予以正确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学科自信心,以此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课后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

小学科学本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源于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过程中,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彰显出学科教育的育人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粤教版六年级下册中《保护生物与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这样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围绕“保护地球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性活动,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具有开放性特征,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能够基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如房屋、道路、河流、草地等等,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也有很多,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现场收集信息等形式,对于所生活城市的环保情况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探究,同时还能够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其次,设置这样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还能够使得学生将科学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拓宽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更好的达成“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果,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设计课后作业,利用多样化、趣味性、贴近生活的课后作业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不仅能够高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汪琴芬. 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 甘肃教育,2022,(16):125-128.

[2]倪丽萍.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实践[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08):15-18.

[3]徐晨来,吴秋影,高翔. 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