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锦溪小学 31550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来增强学生的科学思考和实验探究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度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变革和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科学;有效追问
引言: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深度学习并没有直接向学生提供科学知识,而是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心理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在活动中自觉地激发科学思维素质。在了解这种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注重问题环节的研究与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追问价值
(一)能够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加有耐心,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因为其他活动而分心。由于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关注课堂。而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其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弊端是,过于积极的课堂很有可能会让学生理解性较差,因此教师必须采用追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与思考中。在追问式教学中,提出问题既能使师生在课堂上保持探究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扩展小学生思想的逻辑性[1]。
(二)能够为教师提供延伸讲解的机会
由于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是大范围的概念知识,因此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些知识。但是,如果让学生在不知道具体知识的情况下,去进行学习概念和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且对于科学的学科认识比较模糊,学生同时缺乏亲身体验,也就意味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缺乏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科学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范围知识。教师在教学利用有效追问能够在课堂中导入相关知识,并能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这样既能确保学生的课堂参与,又能使学生主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追问策略
(一)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其核心是进行深度的探索性思维,也就是从探究的实践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找到最终问题的答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地提问,确保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课堂提问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使追问在课堂中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就必须合理地设计课堂追问,以提高追问的有效性,防止问题设置不准确、不具体、不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所以,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有目标的问题和不确定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确保通过有效的课堂追问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在进行“计量时间”中“用水计量时间”教学时,在提问环节中,要加强问题设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以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探究式教学。如,学生在日程生活中接触的都是钟表计量时间,而在古代日影、燃香、蜡烛等都可以计量时间,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来计量时间?”这时教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们的观点?这个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学生只是能够进行初步问题回答,却对于验证方法缺乏思路。如果能把课堂上的问题与教材进行结合:“怎样能够测量水流时间?”这样的问题,就能让学生不会把以上所说的问题混淆起来。教师要想掌握问题的本质,就必须在教学中灵活地改变问题的方式,以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答。这样可以防止教师的问题太过分散,使学生的思维不够集中,造成学生无法掌握问题的本质和核心逻辑,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转变追问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使其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并及时反馈问题。教师要用清楚的提问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更好地进行逻辑思考。
(二)设计问题的逻辑顺序
思考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都是一个普遍的思考过程[2]。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要想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就必须注重普通逻辑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经常向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反应能力弱、探究能力差的学生就会丧失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同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进行课堂追问,指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也要注重提高问题设计的逻辑性,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内在知识的联系和交流。在提高科学课堂提问的逻辑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设计有层次的问题,确保能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的思路进行有效地思考。这种方法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在探究科学问题时遵循逻辑的基本秩序。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把那些高难度的问题分解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渐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避免出现过于困难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进行“光”中“认识棱镜”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观察白光通过棱镜的现象,让学生探讨并描述现象。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大多数都会认识到白光通过棱镜可以散射成七彩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三棱镜对光起到什么作用”这一探究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将这一发现完整地表述出来。在教师设置探究追问之初,应注重其实际操作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对实验的开展动作探索,从而让每个学生更好地解决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开展研究作业,促使学生逐步概括和总结“三棱镜"对光的作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对问题加以概括和汇总,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实践探究才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加以积淀和灵活有效利用,以充实先前所学的理论知识
[3]。
(三)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提问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教育中强化生本理念,以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课堂提问也必须体现出平等的教育思想,即确保学生有权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况,采取差异化的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加强问题设计的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符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问题来解答。当小学生在上课时对于教师的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时,教师应该采取随机提问的方法。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通过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对问题知识的接纳程度出发。只有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外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优化课堂追问设计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僵化,会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总是想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因为学生跟不上节奏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提问,从而导致小学生根本无法开展发散式思考,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把教学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驱动学生思考,也就是从特定的知识点出发,抛出一个大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进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教师也可以设置提问和解答,这样就能提高课堂互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教师追问中,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内容进行回顾和扩展,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挖掘出所需要的知识,并在课堂上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将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4]。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形成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同时,教师要把握好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与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去思考和综合。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分散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题目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对其进行讨论,以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
结论:总而言之,要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就必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问题导向”的学习策略。在小学科学开展有效追问中,教师要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设计问题的逻辑顺序,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提问,优化课堂追问设计,达到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目的,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卢伟平.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1):152-154.
[2]张明珠.有效追问让深度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扎根[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89-90.
[3]张超.追问: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支撑点[J].新教育,2021(26):53-54.
[4]袁立新,吴玉.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追问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2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