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焦虑时代下青少年“空心病”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内卷焦虑时代下青少年“空心病”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郑蓓蓓,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310000

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主题演讲中借用生物学中的植物病害“空心病”来描述当代青少年因为价值观缺失导致的精神障,这一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青少年在不断内卷化的教育环境里,呈现出焦虑症、抑郁症等众多心理问题,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于当前青少年学生中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分析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认清事实、寻找自我,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一、什么是“空心病”

北大徐凯文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对“空心病”这一概念进行阐述:“一些学生非常优秀,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从这个表述看,“空心病”往往发生有良好表现、生活环境和条件优越的“优秀学生”身上。其核心其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主要的症状有抑郁、孤独、自我缺失、外部认同、被评价的恐惧、自杀倾向、自我否定和厌恶,而且不仅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传统的心理治疗疗效也不佳。

二、青少年“空心病”的成因分析

    (一)“空心病”在高中和大学最常见,源于个体发展受阻

    1.自我同一性危机导致的自我迷失

埃里克森把个体的生命周期分成八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即青少年期,正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冲突阶段,他们会把自己的经历、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与相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别于他人并起拥有稳定人格的自我,对“我是谁”、“我活着有什么意义”等自我认识的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拥有自己积极生活的价值观和理想,这样即完成同一性发展任务。相反,当个体无法将自我经历、感情、能力、目标、价值观整个统一形成稳定人格时,则会导致同一性混乱,即陷入精神空虚漂无地状态,找不到内心深处支撑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生失去目标。

现如今,绝大多数青少年是仅仅跟随社会期待和父母意志在学习,奔着考高分上好大学这个单一目标,缺乏对自我了解和对人生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探索,很容易形成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做别人希望的自己,从而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有人甚至感受到精神阉割式的痛苦。

   2.习得性无助现象导致无助感

  青少年“空心病”中还存有“习得性无助”现象。一些学生群体在上一阶段中成绩突出,自信心和目标感很强。然而,经过一轮筛选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成绩平平,产生“能力不足”的归因偏差,陷入“习得性无助”境地。“习得性无助”是一种适应不良状态,也不全指代优秀学生,也有一些未在学业、生活和工作时取得耀眼成就的群体同样也陷入到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缺失的漩涡里,出现无动力状态。这一特征同样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二)问题的积累源于中小学阶段,家庭原因不容小觑

问题的积累主要源于中小学阶段,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土壤。我们发现,“空心病”的主要发生两类家庭:第一类是权威型家庭。来自这类家庭的青少年群体,从小时间被各种兴趣补习班排满,被教育只有进入名牌学校,才可能有出路,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探索生命的意义,甚至形成自己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打败他人和赢得竞争的错觉。然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思维方式的改变,或者环境的变化,他们开始思考除学习竞争关系外的其他关系——“我”和自己及他人有什么关系,以及“我”和世界有什么关系。一旦他们找不到答案,或者感受不到亲密的、重要的关系,人生虚无感和无意义感就会排山倒海而来,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空心病”。第二类是忽视型家庭。这类型家庭的父母,为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往往把精力放在谋生上,甚至打多份工,没有精力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导致他们缺乏爱的陪伴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长时期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变得对生活没有期待,也感受不到生命的独特价值。

   (三)内在世界的自我无法得到回应,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被割裂

中国家长的“贴心教育”,对青少年的管控是从出生一直到高中,他们自由玩耍和探索的时间很少,导致缺失与自然、与人的联结机会。感统失调青少年的比例在大幅度的增长,表现多动、情绪障碍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僵化的数字目标,排名竞争更是割裂青少年与周围人的情感关系,内在的自我无法得到回应,很难找到真实的意义感和存在感。再则,信息时代过度使用网络则成了青少年内外链接的阻碍,加剧了青少年的无意义感。

(四)功利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当前的中小学学校教育受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应试教育盛行,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采取题海战术、填鸭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一些青少年的优势与特长无法在考试系统中得到体现,无法得到积极评价,产生自我认同的问题。然而,现实的环境又不允许他们尝试自己的想法,只好以一种疲惫的状态去应付考试,得到更负面的评价,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陷入一个低自我评价的怪圈里。

三、青少年“空心病”的对策思考

(一)教育体制的变革,多维价值的引导

教育体制的变革应该着眼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单一评价机制,积极创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价值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保障个性化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教育要注重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引领和理想信念的树立格外重要,注重文化品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得个体人格得以健全,思想精神得以丰富。学校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帮助青少年感受到丰富情绪情感体验,增强归属感;创造社会活动和专业实践的机会,在真实的世界中找到人生定位和目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开展生涯教育,帮助和引领学生了解自我,解决目标不明、缺乏学习动力和动力不持久的问题,进而找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感。

同时,学校主动构建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有效缓解抑郁情绪和“空心病”的发生。对于患有抑郁症、空心症的一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要一刀切地拒绝他们来学校,在保证生命安全前提上,让其参与集体性的生活将有助于恢复身心健康。

  (二)家庭功能的回归,社会关系的重建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复制品。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家庭教育的功能要从重文化学习、轻道德培养的轨道中回归到家国情怀、道德品质的教育、正确的成才观、身心健康的教育、关注心理健康尤其是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劳动教育。这六项教育内容都是指向培养青少年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是生命有力的给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

立德树人的目标也需要家长在充分掌握孩子发展规律,亲自养育,合理安排青少年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避免加重青少年的学习负担,也减少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间。相机而教,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寓教于日常的生活中,同时运用潜移默化、尊重差异、严慈并济,平等交流等家庭教育方法,进行依法带娃,科学育娃。

面对已有一些空心病症状的青少年,家庭需要帮助他们重拾意义感和存在感,这是一个先剥离再联结的过程。家长要抛弃分数至上的观念,剥离竞争式的目标模式,拒绝压制性的评价过程,挖掘青少年的多元智能,帮助他们联结多层次的关系,培养完整真实的人,可以自由地谈论兴趣爱好、想法愿景、经验和感受,明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大胆地尝试与突破,真诚地互动与合作,绽放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