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积极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效果观察

陈艳  ,毛桂珍 ,周家恩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室 (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积极心理学干预,比较两组创伤后成长。结果: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高肝癌介人治疗患者积极情绪.促进其心身功能康复。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积极心理干预;创伤后成长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情发展快。5年生存率低,介入治疗使肝癌患者获得了较长的带瘤生存期[1]。研究发现癌症给患者带来巨大负性情绪的同时,也促进了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growth,PTG),乐观人格倾向与PTG具有相关性[2]。PTG能减少压力和愤怒,使患者变得更乐观、外向,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积极心理干预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挖掘患者自身固有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目的的心理干预方法。积极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其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PTG的作用.为肝癌介入患者心理护理提供新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21年01月至06月在本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患者;②年龄满18周岁及以上;③知情同意;④本人知晓患病。排除标准:①认知和沟通交流有障碍者、既往患有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其他重症疾病者、③临终期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将6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病程、病情、文化程度、职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干预。①组建积极心理干预团队:由从事介入临床护理的护士和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治疗护士组成。干预前的认知培训由心理治疗师负责完成。②干预时间:心理干预持续进行4周,1次/周,每次20~30min。③干预方式:住院期间面对面个体心理干预,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干预前对患者进行积极人格,即乐观心态的必要性和益处的认知培训,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④干预内容:主要汲取积极心理学鼻祖Seligman提出的经典积极心理疗法:你的最美好时光;感恩拜访;使用你的力量。具体方法:建立良好护患沟通关系,发放日记本进行病友日记记录;指导患者每天临睡前,记录当天发生的3件开心事,这些事情可以是微小的或者是对疾病康复有重大意义的,如“今天天气很好,我去晒了太阳”或“早上医师查房告诉我说肿瘤变小了”,每星期重温记录的好事并回味,帮助患者回忆和体会美好时刻;每天做一次自己擅长或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记录,如拉二胡给同室病友带来快乐:把自己介入手术治疗的心得与准备介入治疗的病友分享,得到病友的感激;学习练习书法、听音乐等,可以让家人不必因为一直陪伴而耽搁工作等。

1.3 评价指标  创伤后成长:选用汪际等[4]修订的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量表由5个维度20个条目组成,包括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和自我转变。每个条目采用Liket6级0~5分(从未~最大)评分方法。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PTG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PTGI得分比较 ()

组别

总分

人际关系

新可能性

个人力量

劲射变化

欣赏生活

研究组

71.37±6.51

20.16±3.14

10.49±2.85

15.96±3.64

6.91±1.08

16.87±3.55

对照组

60.21±6.98

17.52±2.86

8.75±1.84

13.79±2.41

5.66±1.17

14.47±3.2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积极心理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PTGI水平有明显提,其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和自我转变5个维度分别得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癌是一个巨大的创伤性事件,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危险.患者在疾病诊断、治疗及复发等过程经历中。可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诸多负性情绪[5]。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创伤给予患者负性心理体验的同时,也使处于逆境中的人们表现出与成长相关的积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PTG”。与国内PTG常模相比,本研究组数据在实施干预前PTG水平得分略低,提示医护人员应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促进患者的PTG水平,提高生存质量。积极心理干预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一种干预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心理干预不是以消除心理症状为主,而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自身内在的正向潜能,帮助来访者听到他们自己内心的声音,消除阻碍患者道路的障碍,顺应患者内部的自我实现力。相关研究提示积极心理干预是形成PTG的主要关键,积极的应对策略与PTG形成密切相关,拥有积极应对过程的患者能更好地适应并形成PTG。

参考文献

[1]赵小龙,金琦智,尹树君,等.原发性肝癌的局部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02):231-234.

[2]吴小丹,金奇,朱巧云.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5):328-330.

[3] 韩静,张瑶,汤瑞金,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家庭干预对前列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2):161-166.

[4] 汪际,王艳波,刘晓虹.创伤后成长相关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08):758-760.

[5]杨利,孔羽,崔嬿嬿,等.Orem自理模式对晚期肝癌患者心理负担、负性情绪、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13):1394-1398.

基金项目: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编号:百科20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