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程晓丹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新岗山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关注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消化、应用数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学生能否实现对小学数学的有效学习,奠定今后数学学习的能力基础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当前,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对教学的优化,围绕当前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可以达成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内容为学生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获得知识。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还能够将学生的接受性思维转变为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情境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情境教学的亲历性、引导性,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框架及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知识,并在感悟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内容中找寻“数学味”的配方

小学数学教材经历精心的编排设计,囊括了丰富多元的数学知识,并且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框架,犹如两条不同的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地为课堂教学提供滋养,一条是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明流”,另一条则是由数学内涵构成的“暗流”,依托“两条河流”的并行和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骨架与血脉,赋予了数学课堂教学以灵魂。从互动关系上来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结构化和灵动化,可以使数学教学内容不再孤立。正因在数学内涵的加持之下,使课堂的“游离”状态得到改观,使知识向结构逐步凝结成型,塑造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机整体。以《1~5的认识》教学为例,通过情境创设温馨兴旺的农家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印象,理解其中的内涵和结构。比如,在“1”的呈现上,可以借助1位老人、1只小狗、1栋农居;在“2”的呈现上,可以用2只小猪、2个竹筐等;在“3”的呈现上,可以用3盆花、3只鸟等……利用具象生动的画面展现,让学生对数字有所了解。从中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字的转换由不同的主体呈现,能够用以表现不同的事物的数量关系,也可以代表丰富的含义。通常类似的情境创设,将引导学生的数学素养启蒙,掌握数字运用的基本方法,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任何事物均与数学之间相互关联,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具生命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加大情境教学运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需求,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对小学生的知识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情景教学的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使小学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三角形稳固原理制作三脚架等。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轨的现状。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加大结合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情境的运用,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切实提高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通过生活化、学生身边的例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加大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利用。例如在学习“比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借此提出数学问题:天安门的国旗的长度是5M,宽为3.3M。那么怎么计算长和宽的倍数关系,借此引出“比”的概念,就是5/3.3表示长和宽的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课下了解比的概念,从而使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小学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处理,保证小学生能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阶段人类的发展规律,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小组合作、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小学生计算兴趣,促进良好教学目标的实施。

(三)联系学生发展,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发展差异性而开展的有效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依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构建分层化的教学设计,适配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对其分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以朝着自己可完成的目标努力,这对其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以“异分母分数”教学为例,教师将本班学生分为“基础”“能力”“超能力”三个层次,然后在教学中,以基础问题面向“基础”学生,如“如果我们想要计算分数加减法,可以将异分母转变为什么分母?”学生回答:“同分母。”教师:“如何进行转化呢?”学生回答:“进行通分。”而针对“能力”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如“通分的时候,分母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面对“超能力”层次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并不断地强化其数学思维。

(四)构建角色扮演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角色扮演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与学生兴趣特点相契合的情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层次、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人民币,然后让学生对这些人民币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接触过或见过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最后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情境,将提前准备好的钱币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超市”中购物、在“前台”结账,进一步理解人民币面值的含义,以此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结束语

为了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实施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优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C]//.第三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2:67-69.

[2]陈春媚.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108-109.

[3]陈银波.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方案[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2):85.

[4]陈晖.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应用初探[J].教师,2017(09):78.

[5]李凤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