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刘家馆子镇中学 吉林省四平市 136509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初中;化学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与点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要求课堂教学从学生学习的真正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彰显“以人为本”的主旋律,使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核心价值。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化学这门课不同于普通的语文和英语等课程,它不是通过简单的死记硬背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教学效果,而是需要学生很强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变得尤其重要,但是当前许多初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以后化学领域发展时,只会单纯做做实验,缺乏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改进,教学成绩虽然得到提高,但是教学的最终效果却很一般。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时代脱节。许多初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只是简单的将课件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PPT上只是大块大块的文字或者是一些陈旧的老照片,从形式上看,是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从本质上来讲其实跟过去传统的板书教学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现代信息技术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场合局限在一些公开课、知识竞赛上,在这种大型场合中,教师才会认真备课,把PPT做的比较精美,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3.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化学都是一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课程,再加上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感觉到烦躁和无聊,慢慢的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相背离,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被教师的权威性所压制,学生在许多问题上不懂装懂,教师也无法全面的了解学生,师生之间无法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
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面对多样化的化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自身思维,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消化。但就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刻,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对 课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育,学生处 在被动接受的客体位置,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与欲望,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低下。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化学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 学习状况,还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好地激发 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意识。以学习“物质的溶解性”一课为例,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 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我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实验物质,并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内涵。首先,我为学生准备食盐、白糖、淀粉等物质,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内容,理解和探究实验步骤。其次,在学生 充分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思考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发现物质不同的溶解性,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化学教学内容的乐趣,又能够体会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达 到更好的学习成效。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化学教学效率的保障,传统灌 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枯燥感,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 程学习中,并在参与中获得学习收获,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 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关燃烧与灭火知识时,为了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火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燃烧火焰的危险性,同时对火灾的发生情况有更为清楚的认知。然后为让学生掌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我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学生了解不同起火原因需要采用不同的灭火方式,除了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外,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更好地保障化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部分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出作业的知识巩固作用,为学生设置大量的作业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无法保障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影响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我对学生课 后作业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作业内容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重点;二是作业内 容分层,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 后学习内容;三是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保障学生学习的知识能有效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以“酸碱反应”为例,我为学生设置课后思考问题:“酸碱反应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酸性与碱性物质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酸碱反应的实例?”利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 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更好地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者,应积极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并不断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尝试与创新,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完成初中化学高 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任睿.创客视角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方向[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0):63.
[2] 梅新兰.创客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0.
[3] 赵建银.创客教育引领下的化学实验创新与探索[J].天津教育,2019(06):91-92.
作者简介:范立秋,(1975.09—)女,汉族,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刘家馆子镇中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