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 福建省泉州 362123
摘要:音乐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2022年艺术课程背景下,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提升学业质量,强化教育指导性。音乐教育需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角度切入,创新设计音乐作业,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目标,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音乐;作业设计;音乐素养
引言
音乐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2022年艺术课程协同“双减”政策,重点针对音乐课后作业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需通过创新设计方法,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另一方面需贯彻“减负增效”理念,减轻学生课后作业学习压力与负担,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当务之急需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特点和学生音乐成长需求,加速理念革新与方法创新,针对性设计作业教学方案。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1]。
一、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第一,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可充分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实现学生音乐水平持续发展目标。作业设计需始终符合学生成长情况与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可形成对音乐更深层次的认知,在接触和赏析音乐作品时,准确把握音乐作品传递的情感与价值;
第二,小学音乐创新作业设计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体验感,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使音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透过优秀音乐作品赏析,提炼正确价值观,树立良好品行;
第三,小学音乐创新作业设计可形成与课堂教学的互补关系,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充分掌握和理解音乐知识。好的作业设计需避免给学生带来压力,应当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生活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予以落实,提高作业层次性、内涵性,实现预期发展目标[2]。
二、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音乐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指导下,应当正确认识音乐教学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针对性做好理念革新与方法创新,加速作业设计优化。但目前来看,小学音乐作业设计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缺乏探究性。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教学中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避免教条性、灌输式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力空间。然后,目前小学音乐采取与文化课类似的笔答式教学模式,学生体验枯燥、乏味,不能够从音乐学科艺术特点和教育目标角度切入,做好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区分,导致学生总体音乐兴趣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同时,采取笔答式作业设计,学生压力与负担较大,不符合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要求;
第二,小学音乐作业设计学生体验感不足。2022年艺术课程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需以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为前提,针对性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学生作业学习体验感。但目前来看,学生作业学习体验感明显不足,影响学生后续综合素质建设[3]。
三、2022年艺术课程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提升小学音乐作业的探究价值
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中,需提高作业探究价值。2022年艺术课程下,小学音乐培养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音乐认知能力,使学生认知水平达到理想高度。其中,学生音乐认知高度一般受到探究音乐作品影响。因此,当前需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针对性增加探究性元素,激发学生主观思考,帮助学生收获更多音乐知识。
采取探究性作业设计模式,可有效改善过去学习中学生枯燥与乏味的体验,激发学生音乐知识学习期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看,探究性设计中教师需先从作业内容和选取音乐作品适应性的角度切入,防止不适应作业带给学生过大的难度,导致教学目标受阻。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教师需先行组织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和赏析,在之后提问学生对歌曲的看法,表述自己理解到的作品内容、情感。而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一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传递的情感与价值观,然后在下一节音乐课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采取该种模式布置音乐作业,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书籍等资源辅助下进行主动调查,补充自身观点视角,深化音乐作品理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一方面学生可更加充分地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022年艺术课程指导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将音乐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进行结合,教师需针对音乐作品进行延伸,在某一主题的基础上,予以集中分析、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业设计后,教师可从爱国主义情怀角度切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收集有关“爱国主义情怀”的音乐作品,然后将收集后作业带到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内容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提炼,可组织鉴赏重复率最高的作品。同时,针对性加入红色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鼓励学生欣赏红色歌曲,观看红色电影,在丰富视听体验的基础上,构建浓厚的爱国主义课堂氛围,使学生可以在氛围的感知下,产生更强烈的认同心理,促进学生综合、全面成长
[4]。
(二)提升音乐作业的体验感
情感是音乐的灵活,是实现作业与欣赏者联系的重要桥梁。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从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情感角度切入,让学生产生共鸣,把握作品内涵,提炼作品价值,使学生在聆听与赏析作品时可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潜在音乐兴趣。
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中,教师同样需从学生音乐体验感性角度切入,丰富作业内容,深化作业层次。具体来看,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仅仅是辞藻堆砌、音符堆砌,则难以真正打动听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先在课堂上对作品进行讲解,让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体验作品,并用一段话、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体验心得。
基于体验感音乐作业创新设计,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正确解读,在这一前提下,使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充分提炼出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现出作业教学的价值。以《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为例,教师需结合音乐作品主题,在课堂上创造出欢快、愉悦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当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快乐的泼水节》音乐作品的演唱和赏析后,教师设置对应主题作业,由学生自主思考演唱与赏析《乃呦乃》音乐作品中的感受。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乃呦乃》音乐作品解读,以土家族摆手舞为切入点,尝试理解作品中传递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在充分理解音乐本质与内涵的前提下,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素养的关键。2022年艺术课程指导下,需重点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情况,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文章从提升小学音乐作业探究价值,提升音乐作业体验感等角度切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光洪.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课堂学生音乐美学素养的培养[J]. 音乐大观, 2013(1):1.
[2] 金鹃飞. 新课程标准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养建构[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3.
[3] 杜涓. 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课程设计研究--基于对云南乡村小学校园音乐教学活动调查研究[J]. 黄河之声, 2019(11):2.
[4] 闫君君.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J]. 新课程:小学, 2008(11):1.
[5] 刘俊佳. 创新教学形式,提升鉴赏能力——谈"新基础教育"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0(5):3.
作者简介:(刘亚燕,1988.04,女,汉,福建惠安,本科,一级教师,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