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善洲精神 做人民好教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弘扬善洲精神 做人民好教师

李奕霏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300)

摘要:杨善洲同志是新时代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下弘扬善洲精神争做人民好教师的意义。本文从教师教育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原因所在,提出教师应该要实事求是、求实务实,牢记宗旨、一心为学生,甘于清贫、艰苦奋斗,胸怀大局、勤奋敬业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把杨善洲精神带到工作中来,带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在人生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通过学习杨善洲精神,作为教师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积极履行义务,把工作做到实处,创新工作方法,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善洲精神;人民教师;初心使命

2021年中央号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非凡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云南省的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的杨善洲同志就是典型代表,他一生坚守对党的忠诚和对改善人民生活现状的执著,坚守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守一位领导干部胸怀全局、甘于清贫的公仆情怀,践行着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使无数群众深受感动,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老师,更有责任学习杨善洲精神,把杨善洲精神带到工作中来,带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在人生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1]

一、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者及其重要角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当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往往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部分教师思想修养不够高
   具备良好的教育思想修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核心内容。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教好书是本职,育好人是关键,要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思想首先要端正,端正的思想才能引导良好的行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向上的影响作用。一个师德良好的教师不仅是学生内心深处的良师,更是益友,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师德良好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中对其尊崇,才能从言行上遵从,学生才愿意向老师学习。

作为云南省的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他的一言一行是教师的学习典范。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他的内心中化作了坚定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源泉,支撑着他完成了别人不敢想、不能完成的事情,造就了他在领导工作岗位上辉煌的一页。[2]他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理想信念转化在实际行动中,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努力奋斗,贡献了自己的一生。高职教师要坚定不移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教师,用人民教师的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3] 切实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教师的形象,深知教书只是方法,重要目的则是育人。

但是在现实中,出现有的教师不同程度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甚至让学生相互扇耳光等不正常的现象。虽然可能教师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为了能让学生记住错误,以后不再重犯,但是这些做法都是欠妥的,伤害到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灵,甚至因这个影响学生的一辈子,留下灰暗的心理阴影。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很多委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缺乏了耐心,忽视了教育的循序渐进性,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一次可能不经意的行为和言语,可能带给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给予他们的更多应是心灵层面的东西,教师是他们重要的榜样。要让学生明白错误,作为教师可以多思考,换种方式来提醒,不用最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二)部分教师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同样也应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为学生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杨善洲同志在工作上就给了大家很好的榜样,他树立了正确的群众观与强烈的公仆意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搞好干群关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当前很多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时,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对学生充满了各种期待和希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礼之后就便渐渐进入到了低迷的状态,表现为上课缺乏激情,对学生放任不管,得过且过。据相关报道,大约30%的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已严重影响到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也是教师对自己职业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是不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

二、原因分析

    一段时期以来,教育群体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水平下滑,行为失范,主要是受到了市场经济浪潮的波及,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忽视了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缺乏了责任心和使命感,慢慢的开始散失了激情,渐渐地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例如,部分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了课外,因为课外的创收远远大于课内,促使了他们“积极”投身于课外。虽然现在国家禁止了中小学教师校外兼职及有偿补课,但是对于大学教师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禁止校外兼课。教师的校外兼课导致教师对本职工作缺乏了深入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而使自己的心思根本不在本职工作上,而是受到利益的驱使更愿意干赚钱快的课外兼职工作。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做到淡泊名利,可是由于大学教师的来源是五花八门的,并不要求一定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课程学校,因此其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这也就使得在现实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教师。按常理任何一个人都喜欢成绩好的孩子,教师也不例外,但教师不是仅仅只管成绩优异的孩子,面对的学生群体是有好有坏的学生,这就好比人的手巴掌伸出来,不可能做到五个手指一样齐,总是有长有短的,那么学生也是一样,作为教师不可能抛弃成绩不好的孩子,而重点还应该放在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身上,因为这样的学生可能因为成绩而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和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不歧视任何一个孩子,对待不同的孩子都一视同仁,让他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成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从过去的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现代教育不再像传统教育那样只要教师会教书,教好那一门课程就可以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一专多能,能够不断学习专业的前沿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完成常规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搞科研、撰写论文、创新教学方式等等工作。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对于越来越高的教育教学要求,可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却是越来越少,时间都去哪儿了?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的不断发达,时间都被碎片化了,为了完成工作只能是敷衍应付!出现这样的现象其根本就是教师缺乏责任意识,把工作当成了任务,而没有当成一项圣神的事业来认真对待。有一个成语“乐此不疲”,大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只要喜欢愿意做这件事情,就不会感到疲惫和辛劳,作为教师积极摆正教育心态和责任意识才能把工作做好,把书教好,把学生培养成才。

三、解决对策

(一)实事求是,求实务实

陶行知先生作为大教育家,曾经把“教”与“学”的关系理解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民教师承担着“教”的重任,也就意味着扮演了“经师”和“人师”两种角色,两种角色对应的是教书与育人,既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导师,又是学生学会做人的示范。所以,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就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需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育人过程中就需要具有真诚坦荡的情怀,在自身行为示范上就需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学问和做人,都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当前,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极其不负责任,在教育学生上敷衍了事,仅仅为了完成任务,不管学生所作所为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样,完成批评教育就可以了。举一个例子,如果一天下午上课,学生在上课路上遇到了突发状况,做了好人好事,于是上课迟到了,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予一顿批评与教育,可能对于学生来说是委屈的,学生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想到底要不要继续做好人好事呢?无形当中就引导了学生不这样做。当然,教师这样不问缘由的教育和批评违背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人民教师就应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认真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各项事务,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作为党员的杨善洲同志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老百姓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在大亮山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群关系的融洽,退休的老干部党员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群众干在一起。[4]践行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幸福的使命,就是要让当地群众百姓生活得更好,实现绿水青山,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就是教师服务的对象,他们也是人民的一部分,人民教师理应对他们负责任。教师可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对比自己是否始终怀有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是否把学生的事放在首要位置,是否把学生生活的冷暖放在心上,是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办一办学生急难愁盼之事。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学习杨善洲老书记那样牢记宗旨,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一切工作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换位来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自觉增进师生感情,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的工作才真正有意义,才能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个堂堂的地委书记,家里竟然穷得吃不饱饭,妻子要去捡野果子来卖了换钱供一家几口人吃饭,大儿女结婚所需衣服都是跟邻居借来穿的。[5]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堂堂一个地委书记的家里是绝对不可能寒酸成这个样子的,但事实就是如此。通过查阅善洲书记档案发现,1970年,他的工资为每个月100.98元,在那个年代这个数目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却依然过的很寒酸。他给人买过牛,买过种子,垫过饭钱,好不容易攒了400块钱,碰到一个养蜂的农民缺钱,二话不说,又给拿了出来。他把钱都是花在了老乡的身上,对自己的亲闺女和自己,那可是抠门得很。退休后到大亮山山上种树时,他为了节省油钱,每次从林场回家都不让司机开公车送他。他女儿回忆说,父亲算过账,开车油钱太贵,过路费来回要28块钱,单程坐公交车只要12块钱,能节省一分是一分。

作为大学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宁守清贫,不损师德”的意识,发扬教师蜡烛和园丁作用。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只有做到不谋私利、清正廉洁,才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大学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因为教师的形象给学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影响学生的一生。大学教师应该向杨善洲老书记学习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给干部做了一个好榜样,只有清贫才能不被利益熏心,只有奋斗才能迎难而上。今天的各种条件在不断改善,仍然需要保持这样的精神,它能够使在前进的路上充满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艰苦奋斗是的传家宝,艰苦的环境才能促使教师奋发,激昂教师的斗志,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甘于清贫,才能保持清正廉洁,才能不被物欲横流所干扰做出错误的判断。[6]个别教师没有守住底线,犯了错,这不仅影响到的是个人,而是学生,更是整个社会对教师行业的理解。人民教师务必要筑牢底线思维,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坐的住“冷板凳”,才能在立足于教师行业,才能有所成就。纵观历史,有多少大师无不是在清贫和困苦中逐渐有所成就的,没有人是在享乐和奢靡中干出一番事业的,这就足以说明艰难环境对教师的作用。

(四)胸怀局,勤奋敬业的精神。

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学生的成才与否关键在教师。有那么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尤其是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相对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样要教育成才,职业院校的教师所要付出的就要比本科院校教师付出的多得多,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师有更加勤奋和敬业的精神做支撑才能确保这项伟大的育人工作得以成功。敬业精神不光是教师要遵守的基本职业操守,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脱离了敬业精神的教育,学生所学的只能是“漂浮于空中”的知识,并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于实际运用,那么这样的知识毫无意义和用处。

作为高校老师,理应胸怀大局,这样才能找准方向、行稳致远。大局是管总体,管方向的,如果教师的大局、方向错了,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也存在问题,所以教师不仅要做好手头上的本职工作,同时要抬头看看路,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大局观念需要老师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甚至需要艰苦卓绝的斗争锻炼。

四、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中,为什么老百姓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呢?那是因为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党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关键在赢得了民心。人心齐,泰山移。正是有了精神,例如善洲精神,使得大家奋斗有了源动力。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更应该弘扬善洲精神,把善洲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带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好下一代青年人,让他们争做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有凯.杨善洲精神的哲学内涵研究[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 21(1): 22-26.

[2]周紫林、杨双秀、李思彦.论杨善洲的职业道德的精髓及其渊源[J].保山学院学报, 2016, 35(4): 16-19.

[3]付筑昀.袁芬.杨善洲人生价值观与教师教育境界提升[J].保山学院学报, 2016, 35(6): 8-10.

[4]何显祥.杨善洲的群众观[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 16(5): 46-48.

[5]央广网.人民的好书记女儿的好父亲|影像中的党史18[EB/OL].(2021-6-24).https://www.sohu.com/a/473804617_362042

[6]廖雄军.善洲精神体系研究[J]. 探求, 2016, (2): 24-3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J1312。

作者简介:李奕霏(1986.5—),男,云南保山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