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56
【摘要】目的:研究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miR-128、miR-29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miR-128、miR-29c的水平。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在血清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iR-128(2.13±0.42)低于对照组的(2.52±0.53),miR-29c(0.68±0.21)高于对照组的(0.42±0.15),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应用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碘粒子植入;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miR-128;miR-29c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疾病,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上皮组织病变造成,在颅内肿瘤中占比较高。以往治疗中采取肿瘤切除术,但由于肿瘤位置特殊,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因而疗效一般。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将碘粒子植入脑胶质瘤腔内,能对肿瘤细胞近距离持续杀伤,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1]。基于此,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82例,研究了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miR-128、miR-29c表达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8岁,平均(52.34±3.81)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9岁,平均(52.38±3.79)岁。两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脑胶质瘤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研究内容已被患者知晓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合并其它部位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肿瘤切除术治疗。利用磁共振确认肿瘤位置,以5mg/kg丙泊酚全身麻醉。切开头皮并将骨瓣取下,打开硬脑膜,下刀位置与胶质瘤表面最近,避开功能皮质区。对脑组织功能区的肿瘤采取次全切除,将神经功能尽量保留。对非功能区肿瘤采取全切除术,不要超过正常脑组织2cm。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手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脑胶质瘤病床植入放射性125碘粒子,活度为0.4-0.5mCi。根据肿瘤的体积,确认碘粒子的具体植入剂量,通常在50-80Gy左右。颅内植入碘粒子尽量选择小活度,每个粒子的活度在(1.11-1.18)×107Bq。如果是Ⅲ-Ⅳ级脑胶质瘤,植入粒子时将剂量适当减少,植入深度在0.5-1.0cm之间。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miR-128、miR-29c的水平。疗效评价中,显效为症状体征消失,血清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为症状体征减轻,血清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为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以数或率、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分别表示计数、计量资料,并且使用x2、t分别检验,以P<0.05,代表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的对比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
表1 治疗效果的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观察组 | 41 | 18(43.90) | 21(51.22) | 2(4.88) | 39(95.12) |
对照组 | 41 | 14(34.15) | 17(41.46) | 10(24.39) | 31(75.61) |
x2 | 4.783 | ||||
P | 0.029 |
2.2血清指标的对比
在血清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iR-128(2.13±0.42)低于对照组的(2.52±0.53),miR-29c(0.68±0.21)高于对照组的(0.42±0.15),P<0.05。
表2 血清指标的对比(±s)
组别 | 例数 | miR-128 | miR-29c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1 | 2.92±0.72 | 2.13±0.42 | 0.21±0.09 | 0.68±0.21 |
对照组 | 41 | 2.93±0.74 | 2.52±0.53 | 0.20±0.08 | 0.42±0.15 |
t | 0.062 | 3.693 | 0.532 | 6.451 | |
P | 0.951 | 0.000 | 0.596 | 0.000 |
3讨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和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分界。当前临床上可采取肿瘤切除术的方法治疗,但是很难彻底根治,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死亡率。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碘粒子植入的方式联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
[2]。碘粒子所释放的γ射线,能够将肿瘤细胞DNA双链破坏,阻止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而减少复发率。由于碘粒子释放的射线是从体内发出,无需穿透正常脑组织,所以可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碘粒子能够促使miR-128、miR-29cDNA双链断裂,诱导氧自由基,对其水平表达产生抑制,进而加快肿瘤细胞凋亡速度,达到更好的疗效[3]。
综上所述,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应用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季列,孙祥冬,徐军.血清MCP-1、IL-6、TNF-α表达在脑胶质瘤患者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6):154-156.
[2]丁瑞娟.分析护理干预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32(54):162-164.
[3]俞方毅,戴学军,林瑞生,等.手术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脑胶质瘤对瘤周血管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9):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