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东方德才小学 113004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堂的高效生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基于“五育共举”的理念,小学美术课堂也不例外,美术作为一门兴趣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创造力和感知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兴趣引导学生融入美术学习和创作的氛围,寻找多元化的学习途径,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本文基于美术课堂以趣激学、以乐促学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当前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趣味课堂;快乐学习
引言:
传统小学美术课堂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地位,而学生仅仅是跟随老师的步伐和思想,对美术作品进行模仿和再创造,在这种“指导”下,学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也难以创作出满意的画作,导致美术课堂的效率止步不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丰富课堂学习氛围,就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考虑学生所需,用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潜能,赋予美术作品灵魂及神韵。
一、小学美术趣味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是小学教育当中的一门艺术类课程,也是“五育”当中的美育教学内容,对小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操的培养有重要价值,并且,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活动则是为今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其最好的教师,能够起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激发学生美术潜力的用途,以趣激学,以乐促学,能够不断充实学生的各项感官,使其能够切实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美术教学工作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地调动自身视觉及听觉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两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由于当前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结合他们的天性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能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当中,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美术能力和美术学科的素养。[1]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切实意识到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小小艺术家,而教师则应当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打开学生思维意识的大门,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因此,教师要明确有效教学带来的价值以及趣味课堂生成的意义,摒弃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其内心情感需求,从学生情感意识上出发,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动力,并充分结合实际美术教材,有效地开展小学美术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通过欣赏、练习、分析、总结、积累等方式不断感受美术知识的魅力。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趣味性教学的重视
因我国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而小学阶段学生也受到了各种考试、升学的影响,导致一些家长、教师都过于重视学生文化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在这种理念下,小学教师对于美术这一辅助性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对趣味性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导致课堂缺乏乐趣,学生活力递减,起不到教学的效果。
(二)趣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虽然,当前很多美术美术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趣味性有效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趣味性教学方式也缺乏新意,教师没有设计完善的趣味教学方案,无法将美术教学内容与趣味活动有效结合,不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过度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
我国许多教师都非常注重结果性教学,即不会刻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只会看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这就导致了许多美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刻意带领学生去探索美术的奥秘,去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也是导致美术课堂低效的原因所在。
三、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可运用的实际方法
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要想提高有效教学,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达到以趣激学、以乐促学的目标,总结了如下几种教学当中可运用的实际方法:
(一)联想绘画法
所谓联想绘画法,就是需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对美术绘画的主题进行思维发散,从而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创造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同时,在引发学生思维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图片及视频的方式,创设激发学生想象的教学情境,并唤醒学生参与课堂的注意力,在情境当中,学生能够联想相关的事物,选择合适的素材,不受限制,进而创造有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观察手工法
所谓观察手工法,主要是在美术课开展前,让学生通过对教学主题或内容搜集相关的实物或信息,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近距离地贯彻,满足学生绘画需求,提高创造的兴趣。
[2]通常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创建的素材,或者是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此方法主要是以观察力为主,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让学生的作品更趋于生活现实。
(三)互动交流法
所谓互动交流法,是指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开展的交流分享活动,通过学生个人的作品和成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互动中,学生能够重新梳理自己的创造思路,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此活动当中,学生经过了交流互动,能够学习美术的魅力,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情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激发学生想象力,寻找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前提下,教师需要寻找到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分析可知,其涵盖的领域包括了欣赏、表现、应用和探索等等,教学中应该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多元感受,将其各类感觉神经充分调动起来,运用联想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学习美术的意愿更加强烈,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够大幅提升。例如,在人教版教材《蔬果的剖面》教学时,可将蔬菜、水果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察、触摸、品尝,继而展开分析、讨论,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进而对不同的蔬菜、水果进行剖面分析。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而且能给学生带来多元化感受,更为重要的是会使学生的作品也更具想象力。此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出适宜学习空间的同时也要切实转变自身的角色,和学生保持平等关系,呈现出多元特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设立趣味性学习情境
从小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具体化的内容,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就需要运用美术教学中的视觉效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全神贯注地投身于美术学习中。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成熟应用能够辅助教师借助丰富多样的展现途径为学生创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课堂,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官认知深入领略美术的魅力。[3]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结合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辅助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信息资源为学生设立趣味性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美术创作当中,拓展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趣味课堂的建设。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万花筒》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屏幕展示各式各样的万花筒,学生在观察和鉴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万花筒的图案都是对称的,每一朵“花”都是各种图形组成,从色彩上又能够看到五彩缤纷的样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形式来设计对称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找准教学切入点,培育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能力是提高艺术素养的前提。因此,在开展各项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美术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找准教学切入点,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当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就需要不断加强课堂的交流互动,促使小学集中注意力,让美术知识在小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作为美术教师,应积极组织教师队伍对美术课程开展教学研究,实施多元化,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手段,塑造一个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美术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画家的调色板》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自然界、生活中的色彩场景引入,如红色的杜鹃花、紫色的罗兰、粉色的桃花等等,但在同样的场景下,夜晚却什么也看不见,以此揭示自然界光与色的物理现象,以及色彩的物理特征,促使学生感知美术色彩的运用,提高学生辨别色彩的能力,欣赏多元化的美。
(四)讲述趣味故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不难发现,很多的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意义或者故事,甚至这些意义或故事内容比这些作品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更为开放性的教学思维,讲述趣味故事,拓展美术作品的内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由于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断为学生扩展美术知识视野,这一以来,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理解更为透彻,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及认知,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作者的思想脉络,学习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4]当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故事讲述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启发,使学生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美术潜能,利用美术作品的形式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切实地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动物的故事》课时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动物的绘画主题创作,以故事形式做好创造前的启发教育工作,如讲述一则有动物的寓言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能够将自身真实的想法有效地融合到实际作品当中。
(五)优化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各个教学环节当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特别是在小学美术课程学习上,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美术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低效的教学手段,重视并优化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美术潜能。而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小学美术课堂上需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要具有即时性,当学生完成美术创造后,大多能理解自己的创作构想,但这种创作构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忘记。因此,学生美术创作后,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理解自己创作构想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修正,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5]其次,必须遵循先抑后扬原则。当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表扬学生美术作品的优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优点,然后讲述学生美术作品的缺点,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缺点。这种教育方法对于维护小学生的自尊心来说十分重要,并且可以让学生保持对美术活动的热情。最后,需要教师遵循逐步评价原则。这是由于每个学生个性不同,美术水平也不同,实施评价环节时要逐步进行、合理评价,对美术能力好的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美术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有信心,能够突破自己,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小学美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也让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任务越来越重。为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重视多样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将兴趣贯穿于课堂当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不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玉林.新课标背景下美术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成才之路,2017(29).
[2]李红英.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4).
[3]谢转莺.浅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课程改革,2018.
[4]冯举.优化美术课堂教学[C].“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9.
[5]于萍霞.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C].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