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线性教学课前“预习导航”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浅谈非线性教学课前“预习导航”的设计

姚品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龙眼小学(528322)  

摘要:现有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被动接收,且接收的知识信息量庞大,只有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被动记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给予学生有效的预习工具,合理分解学生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文重在研究教师如何设计预习导航单,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指引,使学生的预习更有方向性、目标性和可实践操作性,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从而把课堂教学聚焦在学生的认知难点上,以此构建以生为本的良性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非线性教学   预习导航的设计   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

新课改以来,一些老师认为“预习无用”,一些老师还觉得“预习”妨碍教学,缺乏对“预习”的正确认识,认为一切都要靠“在课堂上教”。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钱运涛副主任的“非线性”教学下的预习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培养学数学的良好情感。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并从实际学情出发梳理和过滤他们自学中碰到的问题。聚焦问题,聚焦教学,让教学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节约了时间,效率也更高。

一、现有教学模式问题的反思

现有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授为主,在课堂上进行密集的知识讲解,学生超负荷的被动接收,然后试图用课后超负荷的作业来完成相关复习。这是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归类为如下两种。

1. 课前无预习。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学生对新课没有组建知识框架,也没有做充分的基础知识储备,学生像一张白纸走进课堂,在课堂上一切是零起点。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教师一边帮学生搭建知识框架,一边从零起点补充基础知识,以此来开展课堂教学。

2. 课前无目的性预习。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预习的重要性不断浮现,一些老师逐渐有了预习的意识,但仅仅停留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的状态,由于没有引导,学生就处于盲目的预习状态,这样的预习努力种种,但是回到课堂上后效果仍旧不理想。

学生的课前无预习,或无目的性的预习,主要源于现有教学模式理念的误区。教师将教学全部堆砌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教”为中心,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拆解,不注重预习的价值,使得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成为常态。其核心问题就是,没有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没有以“学”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

综上,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被动接受,且接受的知识信息量庞大,这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接收和转化效率都很低,只有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被动记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给予学生有效的预习工具,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非线性教学下“预习导航”的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将非线性教学下的“预习导航”引入教学可以助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谓的“非线性”教学,指的是以“非线性”教学策略为指导,开放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允许学生适当超前学习,把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作为每节课的教学起点,围绕学生的认知难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而展开的教学。这种教学是有别于“线性”教学的教学,其特征是以预期目标为认知向导,以简化教学环节、淡化系统讲解为突破口,以“找起点、破难点、突重点”为学习活动的主要线索,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为显著标志。

而非线性教学下“预习导航”的设计,是教师通过备课了解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设计预习导航将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前置,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开展有指导的预习,充分“触碰”新知,并将经过思考后自己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从而形成学生新的真实的学习起点。

本文重在研究教师如何设计预习导航单,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指引,使学生的预习更有方向性、目标性和可实践操作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从而把课堂教学聚焦在学生的认知难点上,以此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三、“预习导航”单的分类模块及设计模型

“非线性”教学的“预习导航”分为课前“预习单设计”与课中“导航的实施”两个重要部分。“预习单设计”部分需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本内容”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探究内容”即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问学习困惑”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预习导航的设计要注重内容的层次性,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起点和需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趣味性。

那么,如何设计好预习导航单,唤醒学生的原认知呢?根据不同的侧重点需求,预习导航单可以分类为不同的模块。

(一)预习导航单的设计,可以着重于复习,了解新起点。

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点。而使这“基点”清晰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新知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习的反馈,将为教学设计导航。

比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这一课的《预习导航单》,在复习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因为比例和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设计导航单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意义,为后续学习“比例”的意义做铺垫。接着,我让学生回忆“比”的各部分名称,为类比、潜移到“比例”的內项、外项积累活动经验。最后我让学生化简比、并写出比值,重在了解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学习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扫清障碍、夯实基础。这样一系列的设计,便于教师通过《导航单》了解学生对“比”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从而指导教师以学生的真实起点为学生学习的基点,适时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让课堂上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以下附比例的认识预习导航单的复习部分,着重于通过复习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

(二)预习导航单的设计,可以着重于新知前置探究。

预习导航最重要的改变是,从教师在备课中预设起点,转变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起点。通过设计“预习导航”的前置性问题,渗透本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三)为例,我是这样设计《预习导航单》将新知前置探究,导航单将所要探究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降低自学的难度,学生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步步为营,逐个攻破,最终解决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以下附分数混合运算(三)预习导航单的探究环节,重在说明如何通过设计一个个小问题,容易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意在让学生在课前充分触碰新知,新课学习时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走进课堂,而是带着思考、带着操作、甚至带着已经探究出的结论走进课堂,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预习导航的设计,可以着重于预习效果检测。

预习导航单可以设计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或让学生反思在预习过程中的收获或困惑。教师通过检测学生完成的预习导航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和框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分析出学生在探索新知的难点所在,为课堂上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与学做准备。

以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锥的体积预习导航单,重在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学生的不足,便于课堂上聚焦重点问题的解决,难点问题的攻克。

总之,预习导航单重在通过读懂教材、透过学情、抓住起点来设计和实施。它可通过温故而知新,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亦可从不同角度设计探究问题,提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亦可让学生将预习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索,从而提升课堂趣味性。

课前预习无疑是小学数学教与学的重要部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课前预习,预习的本意是适度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预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导航单是学习有效预习的支架。通过使用预习导航单,有效挖掘学生的思维能量,把课堂延伸到课前。通过使用预习导航单,让预习与课堂有照应,努力实现课前自学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生。让我们一起打造课上课下相结合、课前预习做铺垫、课上交流促提升的高效互动的良性课堂。

参考文献:

【1】赵珊珊. 巧妙运用 “预习导航”[J].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2013 (3): 36-36.

【2】诸蕾, 顾洁, 朱悦. 预习导航, 实践生本有效课堂——Unit 5 Our Town 教学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2): 20-22.

【3】韩娟, 戚晓彬. 让 “预习导航单” 为小学语文课堂 “导航”[J].

【4】周剑. 用 “预习导航” 模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 成才之路, 2011 (28): 70-70.

【5】陈富秀. 利用 “预习导航”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4 (12): 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