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莉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中学23001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始成为化学课的重要形式,其中情境教学法教学作为化学作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很好的顺应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了解情境教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就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具体的高中化学课堂当中。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化学;化学学习

前言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化学课不仅是一门理论性质的理科学科,还是一门能够联系实际生活的学科,对于教师来说上好一门化学课,则需要完善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不仅能够转变传统师生关系,对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培养趣味化课堂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习惯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接受了近十年的应试教学方式,已经完全适应了传统模式的理论灌输课,他们对于化学课的理解就是一边听着教师的理论讲解,一边抄写课堂笔记,将教师所提及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圈点,并通过“刷”课后习题与习题册来提升成绩。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节省时间,但对于学生来说,所学到的知识都只停留在表层,就导致很多学生没办法通过理解记忆,只能“死背书”。

当情境教学的活动开展时,就意味着学生不能一味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而是更多地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从情境问题中得出结论,这种学习虽然灵活了许多,但需要依靠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完全从内心接受,因为他们习惯于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甚至会出现一批学生开始担心情境教学是否会浪费自己的时间,间接影响自己的分数,从这些角度看,这样的课堂的理念还没有受到广大学生的接纳。

(二)化学教师理论素养不全面

作为一名化学课教师,需要具备的理论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素养。然而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缺乏知识的累积,本身无法更好地理解化学课中的一些实验现象。这类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仅仅是依靠教材中存在的理论内容,通过简单机械地记忆方法进行化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影响和引导。学生也只是在听教师把辅助教材中的化学反应和理论朗读了一遍,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知识的拓展,也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学生无法从中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对其中的理论没有产生深刻的印象。有些内容教师甚至以“不会作为考试内容”为理由,干脆朗读都直接跳过,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对于化学的学习也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和思辨性。

二、完善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对策

(一)增强化学教师理论素养

化学课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化学教育相关理论,还需要熟练运用专业术语、化学常识等来补充自己的教学,在日常的化学课堂中,教师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素养能够帮助其在教学中丰富课堂内容,改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化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节课时,由于学生从初中开始便通过物理了解电学,因此对这堂课的接受度较大,教师在进行简要的提问后可以完全把实验时间交给学生,学生们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翻阅教科书,以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交流方式进行问题分析,并对其化学反应提出合理的猜测和假设。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学进行知识总结。在学生针对问题思考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分辨学生思考正确与否的能力,且要结合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学生正确的理解方向,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偏移的状况。同时教师还需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互动次数。在课堂最后,教师要用巧妙的小结升华本节课的意义,这都是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素养。

(二)深化学生对情境教学课堂的认同意识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传统的化学课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因此,化学课必须顺应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也需要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教育,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在化学教育中,教师设计的情境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师思课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情境教学课堂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辩论的情境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满足新课改中倡导的小组合作模式,还落实了化学课情境化、生活化的要求。

总结

如何保证高中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科学合理实施,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高中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是最容易扎根的,因此,往往在高中阶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将情境教学作为高中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目标,这对学生今后的各项学习都非常有帮助。本文以高中化学课为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未来将会进一步分析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楠.高中化学课友善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袁杨.《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赵靖.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