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教仪站 629100
摘要:教师反馈是教学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互联网+”在教育上的融入,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信息化从原本模式向2.0阶段跃迁。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在其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教学模式从单向转为双向,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了保证师生互动学习的高效性,教师反馈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素养;反馈素养
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 (2011—2020年) 》(以下简称《十年规划》)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从建设应用,走向融合创新。在努力之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融合创新上稍有建树。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迈入2.0时代。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它的应用称得上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改革。教育信息化的2.0阶段与上一阶段有所不同的是:它是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升级,将信息技术内化,即将信息技术变为教育教学本身的一部分,使其浑然一体。
(一)教育信息化1.0阶段
《十年规划》以来,教育信息化在1.0阶段取得重大进展[1]。在此阶段,我国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先后经历两个阶段,即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融合。在实践的过程中谋求发展,这贯彻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1.0阶段强调,信息技术应普遍应用到教育之中,教师要具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将此实践开来,其中线上的数字教育资源是针对教科书而言专用资源。
(二)教育信息化2.0阶段
教育信息化2.0阶段是一个重大转折。尽管我国在1.0阶段发展态势良好,但总体而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表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变革等影响优势并未得到凸显。在2.0阶段,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开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并掌握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新一代教师。
不同于1.0阶段,2.0阶段更加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针对线上的数字教育资源,不再是单一地为教科书而编,而是转变成为了学生而开发,注重的是整个教学的过程,不再拘泥于教科书这个小范围。
教育信息化是手段,信息化教育才是目的[1]。信息技术手段为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教育发展方式随之转型升级。再在教育信息化1.0阶段的基础之上,有关信息技术的设备都已基本完善,当前阶段我们所需要考虑的就是理念等关键问题,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育。
二、教学反馈素养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融入,教师运用技术将自己的反馈下发到学生,以此促进学生合理学习,有利于构建反馈体系。对教师来说,这对其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都是一种考验。教师反馈能够引导学生知识水平发展,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2]。
教师专业素养虽然可以细化到很多类别,但从大类上看,每个类别都可以分为三要素:即认知要素、要素和情意要素。
(一)认知要素
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掌握多维的综合性知识,并加以熟练运用,打好教师专业素养的认知基础。教学的知识包含很多,最基础的是学科内容知识,还有教育目的意义等知识也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所有知识相结合去教授的能力,技术、教学法以及学科内容,三者整合即是信息时代下教师的预备知识,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能力要素
一个教师在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从知识到应用于实际教学,这都是看教师的个人能力的,而能力,就是说使用知识的技能。知识与技能要保持高度一致,但技能不可代替知识。技能的要求是具体的,随着教育场景的不同而切换,教师学会在各种教学情境中运用技能,这也是能力素养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情意要素
这是在说教师的情感与态度。情意要素是教师思想价值观的具现,是教师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大动因。情意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差异化,所以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认知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关爱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所有人的心理状况,保持自己的教学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反馈素养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探讨,教师反馈是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师生得到互动,教学相长也。
三、教师反馈素养需要改善的点
(一)教学反馈单一
传统的教学反馈中,教学反馈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反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地教学效果,就算教师尽最大努力,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只是差强人意。这是因为在没有结合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接受到教师的反馈,同时,学生也无法及时给教师以反馈。这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在缺乏沟通渠道的基础上,显然学生无法得到即时回应,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丧失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馈负面
传统教学中很多的反馈都是负面的,学生也会因此产生厌学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教学反馈单一且负面,这对教学任务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和不良影响。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行,会不经意地给学生负面的反馈,而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传递,学生并不能接收到积极的教学反馈。因此,学生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状态,丧失自信心,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自尊心强烈受挫。
四、教师反馈素养的提升
(一)丰富和深化内涵
教师反馈素养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它所体现更多的是专业性的素养,既包含知识基础,也要兼顾情意表达。要从内涵上丰富教师反馈素养,这样才能在后续实践中发挥其价值。教师反馈需要让信心的接收者即学生明确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得到彰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情意对他的反馈方式和效用是有一定影响的,教师的反馈素养也极大地体现了其是否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反馈方式是否合理。在反馈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地反馈教学,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为主的反馈式教学。
对于某些方面不足的学生,教师要着力设计积极的反馈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责备,积极的反馈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放松,情绪舒缓。教师在面对需求各不相同的个体时,也要设计个性化的反馈内容,给学生造就自我意识,提交其自我效能感。
(二)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反馈的主力。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输出教学反馈的技术,和学生之间互相传递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时,也要注重运用的目的是什么。掌握了这门技术之后,在很多方面教师可以解放自身,比如自我测评等,但这就忽略了一点,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本质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减小教师工作量。
因此,教师信息化素养中,教学反馈应该受到广泛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师不仅可以输出自己的反馈,也要鼓励学生运用技术向老师发出或寻求反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特点公正客观地施以回应,用有意义的反馈行为给学生以积极回应,让学生自发产生学习动力,促进互动式教学的良性反应。
(三)学校的相应支持
要想提升教师的反馈素养,光靠教师自己是不行的,学校也要提供相应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只有教师所处的环境硬件设备到位,教师才有可能将教学反馈进行下去。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学校的设备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提升教师反馈素养的攻坚力量。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不光可以建立学校的反馈系统,也可以见里数据库,结合信息技术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提供给教师。教师得到可视化的数据之后,就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反馈情况,可以了解到从学生视角的教学反馈哪里还需改进,也能够更细致地优化自己的反馈方案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反馈素养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词汇,也一直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摸索着该如何提高教学效能。在将信息化与教育紧密融合的要求提出后,这就更加要求教师的教学反馈,掌握新的技术确实有些费时耗力,但若是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案下能够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积极效果,那么努力就不会白费。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每个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吴砥,郑旭东.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教育研究,2018,39(04):16-22.
[2]董艳,罗泽兰,杨韵莹,王宇.教育信息化2.0时代视角下的教师反馈素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8):3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