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龙桥镇白石塘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衡龙桥镇白石塘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分析

谢腊梅,龚丹,郑华兵,戴月波,段青

赫山区衡龙桥白石塘学校

摘要父母的缺失,亲情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等方面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母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者儿童自己看护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无法在农村获得更好工作待遇,因此外出打工改变生活条件。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户籍和学位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上学,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照顾,隔代教育由于理念的不同、溺爱等,不利于学生成长,甚至有的是由亲戚照顾,父母的缺失,亲情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等方面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我校82名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74人(90.2%),心理状态欠佳或有问题倾向者5人(6.1%), 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者3人,占非留守儿童总数的3.7%; 109名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状况正常92人(84.4%),心理状态欠佳或有问题倾向11人(10.1%), 6人心理问题较严重,占这一群体的5.5%,留守儿童在总的检出率和各个项目的检出率上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焦虑

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收集的数据,可以比对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状况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对于学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心理成熟较早的,他明确的认识到学习对于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习刻苦,但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等人对于学习的辅导和督促明显有心无力,学生觉得无法得到提高。另一种是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差,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要么不过问,要么鞭长莫及,学生对于学习是无所谓的态度,平时学习不用心,但到了各种考试前夕,因为预测到成绩不理想,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2、孤独倾向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朋友数明显少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数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喜欢独来独往,平时与同学、老师的交流非常少。当老师与其交流时,不言语,有抗拒情绪,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敞开心扉。

3、情绪容易失控

多数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难以冷静思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情绪失控,用吵架、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比自己表现好的同学,有嫉妒心理,当老师和同学指出其不当行为时,容易产生敌对心理,认为老师和同学在针对他。 在学校里容易拉帮结派,人多壮胆,容易丧失道德感和理智感,做出违纪甚至违法的事,给自己一辈子带来不良影响。

4、焦虑、悲痛、忧郁等情绪突出

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和呵护,遇到问题时,无人指导其去解决,有心里话了,也没有人来倾听,无人诉说,或者向父母倾诉时,父母觉得其无病呻吟,是没事找事,认为他们在外谋生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孩子还事情很多,加重了他们烦恼,这样的情况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心理依赖,父母对其也难以“遥控指挥”。有些留守儿童在目睹父母的艰辛后,心理变得早熟,生怕给父母加重负担,心理难过或者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也不会告诉父母,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都埋在心里,独自承受。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或多或少带给儿童焦虑、悲痛、忧虑、厌恶等心理状态。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在孩童的早期发展中,亲子关系十分重要。 心理学家麦肯侬认为“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来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 。良好的家庭依恋关系,会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遇到困惑和困难时,可以寻求家庭的帮助,减少其不安感。而留守儿童中,多数父母在其年幼的时候就长期外出打工,平时与孩子的联系次数很少,一起生活的时间也很少,使得其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而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环境中,容易变得 迟钝、呆板、孤独、敌对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次,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祖父母对孩子溺爱,或者因为年事已高,有心无力,对孩子的管理都不到位。亲戚代替抚养,对孩子不能严格管理,也不敢过于严格,怕孩子逆反出事。他们对于孩子的行为细节比较宽容,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因此孩子更加不在意行为习惯,容易形成不良习惯。

2、学校因素

在学业检测和升学压力、活动评优等的束缚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比较落后,限制了许多活动的开展,使得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比较单一。另外,农村学校往往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

3、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第二三产业集中在城市,乡镇企业大量破产或萎缩,而农业生产面临生产成本高,产品难以销售等困难,无法负担家庭生活开支,难以致富。生活的压力,父母因此难以在家乡就业,陪伴孩子成长。

另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够, 而且游戏网络的监管不到位,使得自控力不强的孩子难以抗拒诱惑,沉迷其中。

4、个体因素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心理问题极少出现在小学阶段,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的躁动,可能也对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影响,同时小学的学业负担教轻,而初中的科目猛然增加一倍多,让孩子无法接受。

其次,还存在男女性别差异,通过对男女留守儿童在总分量表及各内容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发现,女留守儿童在总量表和各因子上的平均值均高于男留守儿童,其中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焦虑及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显著的水平,这说明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留守儿童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更早进入青春期,心理生理一系列问题,常会加重女生心理焦虑感:家庭教育的缺位迫使很多女留守儿童独立面对问题,而女性天性使然的敏感、脆弱、内敛等系列性别特征逐步得以强化,加剧了这一时期女生的心理负担: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做父母的更喜欢男孩,对男孩的要求较高,而很少关注女孩的成长问题,因此女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另外,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如非独生子女。可能与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更优渥,家庭的期望值更加,因此面临的压力更大有关系。

留守儿童中,走读生与非走读生相比,走读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高于非走读生,因为走读生在课余回到家中,可以得到家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心理上得到安抚和满足。

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寻求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引领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愉快安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