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悬念教学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试谈小学语文悬念教学法

 郭欢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    628021

摘要: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文章结合小学语文的实例,对“悬念法”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巧妙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悬念教学;课堂运用

引言:教育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将“悬念”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是一门高超的语言教学艺术。就拿讲故事来说,讲故事时,往往会在最重要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让人浮想联翩,这个手法叫做“悬念”。

1、 在讲读课文之前采用“预告” 法

在小学语文采用悬念法教学中,教师应进行“预告”像预告片那样,文章的魅力、事件的高潮、结果中的一个特别的片段或是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探究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走进了学习的大门。

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课前,教师可向学生们讲这样的故事:“各位同学,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有一件事情是有记录的。在任何情况下,联合国的旗帜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起,但有一次,当一位总理离世的时候,联合国的秘书长,却破天荒地宣布了这一天的降旗。在别人还在疑惑的时候,秘书长说:“你见过一个有数亿人口的大国的首相,但他自己没有一个子女;你可曾见过一个国家的首相,他的银行里连一文钱都没有?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总理。”这种巧妙的悬念,使学生们对首相充满了敬意,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渴望,希望能了解更多有关周总理的事件,在此教师应顺势利导,“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想尽办法阻止民众的哀悼,却还是有很多人来为他送行。”通过简短的短语,让同学们了解到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顿时兴趣大增,也有效突出了本节课教学重点。

2、在讲读课文中采用“困惑” 法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强调悬念式的教学,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逻辑,设置难题,而不是将事情的经过、结果、原因等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让学生在迷宫中,不断地思考,引导学生从迷宫中走出来。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周瑜说:“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军队缺少箭矢,希望你能制造出十万支。”老师用“一样”和“赶造”来制造了一个谜题:“周瑜为何要问?你怎么会让诸葛亮去做决定胜负的十万支箭矢?”学生们学会了周瑜的第三节活动时,也自然解决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可抓住:“我必须告诉将军,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制作弓箭。”他又问,“诸葛亮能在三天内完成这件事吗?当学生们学会了四节课,诸葛亮问鲁肃要一艘小船时,教师可设下第三个问题“如果要做一支箭,为什么要借一艘小船呢?”说到“草船”借箭,学生终于认出了庐山的真实面貌。最后,老师又用“神机妙算”这一句话来解答“有趣的地方在哪里?”一堂课,同学们在一座充满趣味的迷宫中,一边学习一边解谜题,玩得不亦乐乎。

其次,老师要突破传统,在“逆反”情景中刻意违反事实,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要是再打掉最后一颗太阳,会怎么样?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其错误不是真正的错误,而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刻意错误的语言技巧,是一种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1]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本节课是关于“地球”的学术论文,“我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地球(指被污染的土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地球今天很不开心,对,他生病了。你们要不要给他看病?很明显,一系列的“错”、“误”“带到教室”“治病”,不但使学生感到新鲜,更生动地说明了地球也是有生命的,也是需要关怀和爱护的,重点是要强化环保这个核心。

最后,教师可借词达意,以文字表达文章本身的意思,比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这些教学内容经常让学生感受枯燥。在此,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谈到标点符号的用法和重要性时,教师以《阿凡提智斗巴依》为例:“有一天,地主巴依和妻子要和阿凡提打赌,如果阿凡提能猜出他们的棋局,巴依就会投降。阿凡提脑子一转,马上在纸上写道:“你赢了她,她输了。”最后,巴依赢了一场,妻子赢了一场,平局了。只见阿凡提拿起笔随意点了标点,不得不让地主巴依输。原来,标点分别是‘你赢,她输。’、‘你赢她?输。’、‘你嬴?她输?’。”顿时悬念起了效果,学生喜欢上标点,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2]

3、在讲读课文结束时采用“留有余味”法

在课文教学完毕后,除了故事情节有趣,若设置悬念像是不断敲响的铃铛,使学生不断的思索,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语文思维。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讨论了“小姑娘为何在新的一年里被冻在大街上?”教师趁热打铁,“要是那个小姑娘住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会变成什么样子?”课文已经讲完了,但学生的心还没有完全放平,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展开了比较和联想,明白了两种社会的不同[3]

例如,《狼和小羊》中并没有提到小羊的结局,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羊最终会不会被狼吞噬?”答案有很多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性格、愿望来表现自己的纯真的童心。这就凸显了对善恶的爱与恨的教育,同时又能促进思想的发展,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表明,“悬念法”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下,可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思. 试谈小学语文悬念教学法[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6):59.

[2]刘瑞香.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探讨[J]. 中外交流,2019,26(18):364.

[3]万旭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