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锦山中心小学 571323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它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地前进,教育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强不息。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接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将华夏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存在问题;传承发扬
本文将从目前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中国传统文化永流传。
一、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之所在
(一)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渗透不均衡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的潮流趋势。作为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部门,也在教材中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加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学科安排中不均衡,语文学科承担了大部分的传统文化知识,而其他学科渗透的极少。这种不均衡的设置,不但加重了语文学科的负担,还使得学生无法多方面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传统文化教育中缺少相应的教育者
在乡村教学活动中,由于乡村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在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不知应从何处下手。
(三)重分数、轻素质,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在乡村教育中很难体现,应试教育仍是乡村教育中的主流教育模式。教师、学校、家长还停留在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上,对于其他的教育活动视而不见。
(四)语文课程的使命感不强
在小学众学科中,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为众学科的文化传承起到表率作用,但从目前的乡村语文课堂中走访发现,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真真切切的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均衡渗透,让传统文化教育花开满校园
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很多。如:尊师重道教育、古典诗歌教育、书法绘画教育、传统工艺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和本班学生的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与各学科之中。
就拿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我通常都会结合诗的情感,搭配上合适的经典轻音乐进行伴奏,通过轻音乐的曲调将学生带入佳境,然后让学生根据伴奏进行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感受古诗所带来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当时的创作情感,通过反复吟的形式,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这些优秀的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我们祖辈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下一代人熟记,并把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们除了可以在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古典诗歌教育,还可以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古代绘画欣赏教育;在手工课上对学生进行传统工艺教育;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古典音乐陶冶教育......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在不同课程中安排不同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朝多方向发展,而且更有利于被学生所接受,易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首先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乡村学校,大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了解的较少,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因而首先加强传授者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如: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结合每一学科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让教师在培训中,掌握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什么形式来开展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明确方向,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
(三)转观念,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根,是一切事情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铺垫,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但现在乡村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观念的落后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很难进行。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给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科应起表率作用
语文的字、词、文中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目前的乡村语文课堂中还无法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地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1.授课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如:《孔融让梨》这篇课文,讲述了年仅四岁的孔融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把大的留给哥哥们吃。这则故事教育着学生们应该向孔融一样懂得礼让,老师在讲完这篇课文后,要将传统文化“懂得礼让”传授于学生,让学生懂得礼让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单独的只教知识,更多的还应将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授于学生,让学生从小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快乐的成长。
2.汉字书写中,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方块字教会了我们应怎样做人,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祖辈们就是在方块字的指导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所以写好每一个中国字,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就拿教诲的这个“诲”字来说吧,它属于形声字,左边的言字旁,代表着话语,右边是每字,代表着每天。这个字说的是,长辈每天都在教诲、教导着晚辈,他们总希望通过自身的说教,让下一代能够做一个明理、知是非的人。
鼓励学生写好每一个中国字,作为教师要亲自指导示范。在书写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中国汉字的方方正正,体会到行笔铿锵有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中国汉字一样,做一个正直、坚毅的人。除了亲自地指导与示范,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在汉字演变过程中除了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汉字的形体变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中国的语言文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将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五)重视传统节日亦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当问及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能够说上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在孩子们的眼中,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更受他们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何不被孩子们所熟知?那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传统节日了解的不够深入。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古诗中所提及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如:《十五日望月》这首诗讲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诗中体现了诗人在中秋节这天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中秋节本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诗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和家人团聚。根据这些信息,在教学时我进行了拓展,将中秋节有关的知识整理出来同学生分享,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极早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永流传,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梁士国.做有根有魂的教育——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课程化实施的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7
[2]王喜英.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课程有机融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少年,2015
[3]姚海蓉.试论如何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 新课程(小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