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134000
摘要: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对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关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直觉灵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带动创新思维能力的增长,这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证教高中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数学;知识模块;直觉灵感
思维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许多科学的进步都来自于人们在实践中的直观感受,而数学直觉则属于一种超逻辑自发的且不可解释的思维形式,往往会迸发出瞬间的灵感火花,同时也是长期知识积累的升华体现。拥有良好的直觉灵感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增长以及数学学科的素养提升都十分重要,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关注对于学生直觉灵感的培养。而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借助数学课堂的知识模块来启发学生的直觉。
一、从数学思想入手,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
鉴于数学思想属于数学意识的一种,因此来源于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可以在通过阅读数学题意的方式进行激发注重数学思想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够在学生审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完成知识的迁移,目前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涉及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含以下4方面: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其中数学结合思想对于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效果显著,例如由数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实现抽象到直观的变化,能够降低数学题目的难度,同时在转化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模块,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
高中阶段涉及到的数学中包含大量的基本图形模式以及方法,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这些知识以及方法的反复运用,促进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增强,最终形成知识模块。而关于这些模块的反复运用,能够实现由学生显意识到潜意识的转变,并储存在学生的记忆系统中,在遇到有联系的问题时,就能够迅速联想起对应的知识模块进行直观的识别和分析,最终完成问题的综合整体判断,最后得到关于问题的解答方法以及思路。通过累积知识模块的方式,能够实现各种基本模型图形以及方法的知识组块的构建,方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快速对储存的知识模块进行提取,做出相应的反应,形成直觉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直觉理解
针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丰富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围绕事物的相关因素,通过映象的形式在大脑内直观地进行呈现,这往往能够起到活跃直觉思维的作用,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要越重要于知识。这是因为现有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想象力则是无限的,并且数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就涉及到空间形式和数学关系包括对应的秩序,故此关注学生想象力的丰富,对于直觉思维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四、从解题训练入手,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
不同的数学题型都有对应的解题方法,通过一题多解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效果显著,一般而言关于数学问题的解答模式是首先观察数学题目本身了解组成部分特征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随后通过联想类比归纳等各种分析手段,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较为熟悉或者是难度较的问题,最后针对解题策略进行制定和执行。从初始阶段的决策制定到最后的解题步骤实施,在未解决问题时可以循环上述步骤,直到找到解题的方法。在该过程中涉及到的观察联想以及尝试,都属于直觉思维范畴内的心理特征,可见直觉思维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解题效果。介于数学练习属于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数学练习内容,一般来源于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课本中例题的合理应用,保证对于习题内容的精心挑选尤为关键。尤其是注重一些探究型、开放型或者是质疑型练习的应用,在保证基础性练习的同时实现发展性练习的融入。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要及时反馈和讲评。还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理论应用、书面小结归、数学阅读、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和处理数据等作业。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及时听取他人的讲评意见,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选择题的解法不拘一格,方法灵活。如直接法、筛选法、数形结合法、特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验证法均能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本文主要探讨基于高中数学知识模块设计要围绕学生的直觉灵感进行培养的相关策略,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段志贵,黄琳,宁耀莹.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与现状调查——以“国培计划”江苏省超越工作坊高中数学教师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4):32-37.
[2]吴琼,高夯,韩继伟.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研究——基于吉林省数学教师的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06):20-26.
[3]吕世虎,曹春艳,金晓青,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