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飞云实验幼儿园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325200
【摘要】
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班本课程迅速进入各幼儿园中,虞永平教授曾说:“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开展班本课程必定要基于儿童的立场、立足班 级;捕捉幼儿的兴趣;丰富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经验,调整课程的内容;相信幼儿的能力;支持课程的生成。班本课程“你好,乌龟”正是基于幼儿对乌龟的兴趣逐步生成的。在本次课程开展过程中,我试图以乌龟为出发点,逐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内在学习动力,为幼儿进行科学有效探究创造机会和条件。
【关键词】儿童立场;班本课程;实践初探
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同属于园本课程,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必定要立足班级,关注幼儿园班级活动,形成有效的班本课程体系。
一、班本课程《“你好,乌龟”》的起点站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从幼儿个体、经验、兴趣、班级情况出发,建构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班本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基于儿童的立场、追随孩子的兴趣去开展呢?那么就需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了:
班级活动室的饲养角新来了几只乌龟朋友,眼尖的幼儿率先发现了教室门口饲养角里的乌龟,这几只带壳的生物立刻引起了幼儿的好奇,他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观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小乌龟为什么喜欢跑到小石头上去呢?”“乌龟为什么一动不动呢?”“这是我带来的乌龟,很可爱!”……灵动的动物总是对小班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从幼儿专注的眼神和交流中,我们读出了他们对乌龟的兴趣。于是,我们基于儿童的立场,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探索乌龟的秘密,幼儿与乌龟朋友的故事开始了…
班本课程“你好,乌龟”起源于饲养角。由于小班幼儿天生好动,他们坐在走廊里也会不停地活动。自从他们发现了饲养角了多了几只乌龟后,每次入厕、洗手后,幼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乌龟,乐而忘返。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讨论的话题也围绕着乌龟展开:“小乌龟生活在水里吗?”“小乌龟怎么都不动呀?”“小乌龟喜欢吃什么呢?”……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使其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针对幼儿的疑惑,基于幼儿的兴趣立场,班本课程“你好,乌龟”诞生了。
二、班本课程的《“你好,乌龟”》“车厢”结构与“行驶”过程
(一)“车厢”结构:内容丰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在实践中的发展离不开开展领域、研究目的与目标之间的结合。班本课程虽灵活、动态,但是课程的提前预设、确定研究方向与意义是必要的。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对《你好,乌龟》这个主题进行了审题,梳理了课程思维导图,预设了两周的课程内容,第一周侧重认识乌龟的外形,第二周侧重了解乌龟的习性。该班本课程围绕社会生活、身体运动、语言交流、科学探究四个方面的目标展开。
车厢整体结构思维导图:
(二)车轮追随:兴趣需求
1.注意幼儿兴趣,深挖有效资源
《指南》中提到陶行知先生的这么一段话: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因此,我们以此为理论依据,开展了以幼儿自我活动、自我探索、自我生活为主的探索性主题活动“ “基于儿童”要求基于儿童的体验、基于儿童的视角、基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处境。自从在饲养角里发现了小乌龟后,幼儿对还有什么地方有乌龟也很感兴趣,于是一场代号为“乌龟探索之旅”的行动在幼儿园展开了。根据幼儿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乌龟的一些基本的外形特征。那么小乌龟喜欢吃什么呢?问题在幼儿的脑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通过探索小乌龟,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现和了解乌龟,以及乌龟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其实,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幼儿园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2.识别幼儿需要,联合家庭力量
基于幼儿对乌龟的经验,我们向家长发放调查表,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乌龟的知识,引导幼儿了解有关乌龟的小常识;并建议家长利用双休日带领幼儿去观察乌龟,探索不同种类的乌龟,丰富幼儿对乌龟的认识;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乌龟的各类资料,一起了解乌龟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让幼儿发现乌龟是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 身上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也吃植物的茎叶。到了冬天寒冷的时候,乌龟会自己往沙子里面钻进行冬眠。在家长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对于乌龟的认识逐步加深,为他们后期熟悉乌龟奠定了经验基础。
(三)动力驱动:提速前行
1.巧设区域游戏,灵活拓展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创设恰当的环境,提供适当的材料,也能激发起幼儿操作、游戏的兴趣,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结合班本课程内容,我们在音乐区投放了儿歌《小乌龟》和相关头饰等素材,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舞动;在阅读区提供了绘本《聪明的小乌龟》《小乌龟交朋友》《把壳丢掉的小乌龟》,进一步丰富幼儿对乌龟的认识;在美工区投放了彩泥若干、各种乌龟图片、灰色卡纸、勾线笔、固体胶等材料,为幼儿设计“乌龟房子”、制作“沙滩上的乌龟”创造条件;在科学区创设了“乌龟工坊”,引导幼儿通过放大镜进行观察,了解乌龟壳的秘密;在益智区提供了自制乌龟做做乐,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并理解 5 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并尝试按数取物;在建构区提供了自制立体乌龟架、薯片桶、各类盒子、木质积木、记号笔、设计图等材料,为幼儿搭建乌龟城堡创造机会和条件。
2.经验提升
孩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了许多关于乌龟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琐碎、杂乱且不系统的,此时教师应帮助孩子梳理,使孩子的头脑中形成具有逻辑性的知识网络,通过归纳整理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加深对于乌龟知识的记忆。以针对幼儿的探究过程,我们思考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呈现,经过逐步的调整,最终从小乌龟长这样、小乌龟是怎么来的、小乌龟的问题、照顾小乌龟、体验小乌龟这五大板块展开,将幼儿探究乌龟的过程用他们喜欢并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将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梳理。
三、班本课程《“你好,乌龟”》“终点站”告白
班本课程“你好,乌龟”圆满结束,回想幼儿在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谈话,以及他们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对幼儿思维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加深:幼儿的潜能到底有多大?此次活动对幼儿未来发展有多大的价值?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使笔者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反思。
(一)把握幼儿兴趣
杜威曾言:“在儿童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东西。”教师应真正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兴趣点,进而协商确定主题,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愉快的情绪支配下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支持和鼓励幼儿探索科学现象,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尊重年龄特点
相比中、大班幼儿,小班幼儿更多的是通过感受、体验、游戏等方式达成对探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本次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以遇见——寻找——求知——了解——深入为主要脉络,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探究小乌龟,从而让幼儿了解到乌龟的主要外形特征;在幼儿对乌龟有了粗浅的认识后,再引导幼儿阅读和观看关于乌龟的视频和绘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加深对乌龟的喜爱之情,萌发爱护小乌龟的情感。课程开展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紧紧围绕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逐步深入,让幼儿在快乐中收获体验、收获成长。
(三)抓住生态价值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自己著名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念,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教室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场所,幼儿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了小乌龟,圆圆硬硬的背壳,伸伸缩缩的脖子和四肢,兴趣只增不减。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引导和助推幼儿进行深入探索。
(四)提供宽松环境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投入探索性活动中,我们在活动前反复斟酌、思考,确定幼儿在活动中探索什么,如何探索;探索中需要什么样环境,如何营造环境;营造的环境如何减少各种无关的干扰,以确保幼儿在营造的环境中能愉快、创造
性地探索、表达。在活动中,笔者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根据幼儿探索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需求,共同创设了观察区、美工区、建构区等区角,并充分利用角区、园内环境、家长、社区等现有的环境资源,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
由此看出,班本课程应充分发挥好孩子的天性——好奇心。在孩子观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其他事物时,兴趣的驱使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望,并使其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避免了书本知识太抽象而导致孩子参与性低的弊端。教师在班本课程的选题方面须考虑到孩子的意愿,应使班本课程实践与孩子的成长同向,且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带领孩子在亲切自然地氛围中带着问题去探索。《你好,乌龟!》这个主题活动切实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成为课程的知识点,由孩子的问题形成课程,教师与孩子一起区寻找答案。也由于是为孩子找答案,因此幼儿的积极性极高,课程呈现了以幼儿为本,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根据幼儿的问题,教师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当中,主要是充当一个支持者的角色。
在探秘小乌龟期间,幼儿的表现可圈可点,为了寻找答案,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的专注和坚持打动了我们。相信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探索,尊重他们的点滴发现。一位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也就是班本课程的魅力所在。愿幼儿的一切愿望、收获、成长能在班本课程的照射下清晰可见,愿教师的一切付出、引导、支持都能在班本课程的运转下大方光彩。
【参考文献】
[1] 张斌,虞永平.冻不住的好奇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虞永平.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建设[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