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4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进行研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情况、病毒载量、HPV相对表达量,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所选120例患者中,共计98例患者检出高危型HPV感染,癌前病变组80例患者中检出率为77.50%,宫颈癌组所选40例患者中检出率为90.00%,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p<0.05);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所选患者病毒载量分别为(623.91±120.63)RLU/CO及(912.74±163.72)RLU/CO,两组患者HPV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1.38±36.81)ng/L及(324.83±60.37)ng/L,差异较大,(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感染
前言:有研究表明,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HPV感染,仅有少数女性在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的情况下会出现宫颈癌前病变,如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进而表现为宫颈癌。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诊断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参与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实验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人数为120例,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12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纳入标准:本院伦理委员会充分知晓本次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并许可研究人员继续开展本次实验;患者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详细流程、具体内容、潜在风险,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得参与本次实验;本次实验过程中退出或是死亡的患者相关数据均排除在实验结果之外;患有免疫性疾病、丧失自主意识、接受过宫颈手术、存在精神障碍或是智力缺陷、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得参与本次实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基础信息比较分析不存在明显的差距,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两组患者基础信息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基础信息
组别 | 人数(n) | 年龄区间(岁) | 年龄均值(岁) |
癌前病变组 | 80 | 24-50 | 39.5±8.1 |
宫颈癌组 | 40 | 24-52 | 39.6±7.9 |
1.2方法
研究人员对8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4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进行研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情况、病毒载量、HPV相对表达量,并加以比较分析。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研究人员应要求患者保持截石位,在阴道镜的辅助下对利用无菌医用棉球对患者宫颈表面黏液进行擦拭。利用细胞刷取样,在宫颈1.5厘米处旋转10周,并利用液基细胞洗脱液对细胞刷进行浸泡,通过震动、离心处理获得脱落细胞,制作细胞涂片。在病毒载量检测中,研究人员应确定标准曲线及定量值,计算β球蛋白浓度,分析病毒载量。在HPV相对表达量检测中,利用信使RNA及反转录试剂盒对宫颈组织进行处理,之后利用PRC扩增试剂盒完成荧光定量检测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高危型HPV感染检出情况、病毒载量、HPV相对表达量相关数据均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处理,本次实验中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百分比加以指代,本次实验中涉及的计量资料依靠标准差(±)加以指代,对应数据的检验使用X2及t。组间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结果
2.1两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情况
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所选120例患者中,共计98例患者检出高危型HPV感染,癌前病变组80例患者中检出率为77.50%,宫颈癌组所选40例患者中检出率为90.00%,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p<0.05)。
2.2两组患者病毒载量及HPV相对表达量
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所选患者病毒载量分别为(623.91±120.63)RLU/CO及(912.74±163.72)RLU/CO,两组患者HPV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1.38±36.81)ng/L及(324.83±60.37)ng/L,差异较大,(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病毒载量及HPV相对表达量
组别 | 人数(n) | 病毒载量(RLU/CO) | HPV相对表达量()ng/L |
癌前病变组 | 80 | 623.91±120.63 | 211.38±36.81 |
宫颈癌组 | 40 | 912.74±163.72 | 324.83±60.37 |
t值 | - | 12.524 | 8.761 |
P值 | - | p<0.05 | p<0.05 |
讨论
宫颈癌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多发于中年女性,多为鳞癌、腺鳞癌及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女性在生活及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在不断增加,而且快节奏的生活下,女性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出现了明显得到变化,这种情况下,宫颈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此外,性观念的开放使得女性首次性生活年龄不断下降,而且部分女性性生活过于频繁,性伴侣不固定,存在多次流产、多个伴侣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宫颈癌出现的风险。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难以及时发现自身身体的异常,多是在阴道出血后到医院就诊,此时病情多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治疗时间。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根治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仅仅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以期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宫颈癌前病变的治愈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及早诊疗的原则,以此保障女性的健康。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因素和必需条件,因此研究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共计8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40例宫颈癌患者参与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实验,研究人员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析和检测,统计记录两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情况、病毒载量、HPV相对表达量,并加以比较分析[2]。研究结果显示,癌前病变组80例患者中检出率为77.50%,宫颈癌组所选40例患者中检出率为90.00%,癌前病变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明显低于宫颈癌患者,(p<0.05),癌前病变组患者病毒载量及HPV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23.91±120.63)RLU/CO及(211.38±36.81)ng/L,宫颈癌组患者病毒载量及HPV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12.74±163.72)RLU/CO及(324.83±60.37)ng/L,对应数据加以比较分析,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黄梅,张琳,孙宇佳,等.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癌前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21,27(9):2.
[2]靳荣,李红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对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