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后疫情 时代健康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丁仕宇 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健康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今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健康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根据疫情的特征和表现,构建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六大城市中评价其健康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度越高的城市应对疫情的能力越强。

关键词: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不仅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同时给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响。当疫情防控逐渐转为常态化运行,中国逐渐开始进入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针对此次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本文将以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为背景,探讨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旨在为健康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二、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取北京、上海、珠海、南昌、长沙、郑州作为实际比选城市。其中北京、上海、珠海为2016年公布的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各个城市的具体数据来源主要为各城市的201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等。

2.3.评价指标及权重设置

根据已有指标结合此反映的问题制定指标体系[1-3],并采用熵值法客观的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指标的权重分析。

(1)健康环境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在自然环境方面,选用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城市绿化面积能有效改善居民心理健康以及减少噪声、洁净空气,故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参考指标。城市社会环境方面,城市公园数量以及体育设施的数量以考虑居民的锻炼情况。

(2)健康社会包含内容较广,指标体系选取社会保障以及医疗两个受冲击最重的指标大类。在社会保障层面分别选取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参保率低保参保人数及低保标准等作为参考指标。指标中增加卫生支出总费用用以衡量各地的卫生状况。

(3)健康医疗层面从医疗资源层面以每万人医疗机构数量、千人医疗从业人员数、千人床位数等作为参考指标,以衡量社会受到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城市医疗体系的缓冲能力以及抗压强度。

(4)健康人群居民身体健康主要包括人均寿命以及全民健身运动占比,城市的整体人群活力选取老龄人口占比。

(5)健康经济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新增就业率、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年均储蓄作为城市与居民的经济健康实力的参考。

表1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和权重分析

一级指标

权重系数

二级指标

权重系数

健康环境

0.1356

自然环境

0.0226

社会环境

0.113

健康社会

0.2277

社会保障

0.2277

健康医疗

0.2617

医疗资源

0.2617

健康人群

0.1427

身体健康

0.1427

健康经济

0.2321

经济发展水平

0.1503

就业

0.0605

家庭经济状况

0.0213

根据指标权重的分配,健康医疗对城市健康度占比高,健康社会和健康经济的占比稍低,健康人群较低,环境影响最弱。

三、城市健康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运用TOPSIS法对健康度进行评价,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对六个城市的健康指数进行评价[4]

表2 健康城市评价计算结果 

城市

正理想解距离D+

负理想解距离D-

相对接近度C

健康度排序

健康环境

健康社会

健康医疗

健康人群

健康经济

长沙

0.248

0.052

0.174

5

2

5

5

4

4

上海

0.208

0.117

0.359

2

3

2

2

6

2

北京

0.056

0.264

0.826

1

1

1

1

5

1

珠海

0.261

0.075

0.223

3

4

4

6

1

6

南昌

0.242

0.051

0.173

6

5

6

3

2

5

郑州

0.246

0.058

0.19

4

6

3

4

3

3

3.1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已经进行健康城市试点的北京、上海、珠海、健康城市水平居于前列,而不属于健康城市试点城市的长沙、郑州和南昌则相对靠后,与2018年健康城市委员会所提供的健康城市健康度排名基本一致,评估指标有效性能够得到有效证明。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构建了后疫情时代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六大城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度越高的城市应对疫情的能力越强。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的建设不应该只局限于健康环境,疫情后健康城市建设应加强多领域包括城市的健康经济发展、卫生医疗机构建设以及居民的抗压能力等综合全面的城市健康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立光,邱长溶. 社会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 管理评论, 2003(2): 13-16, 58-63.

[2] Iii C.-Arden-Pope. Lung Cancer,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J].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9): 1132.

[3] 王延赏,顾钿钿,初海超,等. 环境状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9): 1264-1267.

[4] 孙丹丹,方胜.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 2021, 20(6): 22-26.

作者简介:丁仕宇(1996-),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研究生,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