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悦信律师事务所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法政学院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民事法律风险日益明显。本文以新媒体民事法律风险的类型为出发点,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民事法律风险的发生概率,优化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民事法律风险;侵权风险;审查能力
新媒体不仅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而且在引导舆论、建立社会共识、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由新媒体引发的民事法律纠纷也不断出现。新媒体应确保正式言论权和舆论监督权,在防止侵犯公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媒体民事法律风险的发生。
新媒体民事侵权
新媒体民事侵权是指新媒体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和舆论监督权的同时,发布一些信息,侵犯了其他主体的民事合法权利。这些主体包括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主体和私营企业等一般民事主体。由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注册来传播自己的观点,信息传播不会经过严格的筛选。由于新媒体用户素质参差不齐,大量的违法言论信息有了传播的机会,损害了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侮辱、诽谤、公然丑化或污名化他人人格、处处公开他人隐私等行为都可能构成新媒体民事侵权。新媒体的每一种行为都可能造成民事侵权,从而承担巨大的民事法律风险,并造成赔偿相关的经济损失
新媒体的民事法律风险
1名誉权侵权风险
相关信息对当事人声誉有负面影响,构成违法行为,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最新关于名誉权的规定分析,一旦新媒体歪曲事实,不关注相关内容,损害他人名誉,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名誉权侵权责任。例如,一些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期间的各种审查没有做好,造成了别人的名誉权的损失,后来发现这实际上是一条假新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有鉴于此,《民法典》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删除相关虚假报告,这是删除权的具体体现,对于公众保护个人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2、著作权侵权风险
著作权侵权是指违反著作权法律法规,侵犯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一方违反著作权法律、法规,侵犯著作权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的违法行为。为了有效保护著作权,有必要不断完善和修改著作权的有关决定,如适当增加罚款数额,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3、肖像权侵权风险
经过对肖像权的仔细分析,我们知道肖像权主要是指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进行营利活动的权利,法律赋予公民绝对的肖像使用权。例如,在新媒体上发布的一些肖像和摄影作品,如果未经权利人同意进行拍摄和传播,就会引发肖像权被侵犯的风险。在《民法典》中对侵犯肖像权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传教机构或个人以任何方式侵犯肖像权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新媒体擅自发布信息,对对方进行污名化或发布对方肖像,将违反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民法典》对肖像权利人的解释规则和合同终止规则也作了明确规定。
三、新媒体民事法律侵权的原因分析
1、主体民事法律法律意识薄弱
意识决定人的思想。新媒体宣传主体多为普通民众,对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不熟悉,法治意识淡薄。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负担在法律意识上表现为一些旧意识难以消除,如崇尚“皇权”、缺乏“法治”观念等。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这与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要求相契合。缺乏相关的民事法治意识会导致相关的违规行为,包括新媒体的不当传播行为。因此,法律意识薄弱是新媒体侵权的重要原因。
2、发布相关作品造成侵权
根据《最高法》第10条关于审理名誉案件的几个问题的解释,许多新媒体在发布相关文章时也应考虑这三个方面。毕竟,这很可能会导致侵权。2017年8月8日,新富在其微信官方账号上发布了“如果吴静没有8000万贷款,狼群2会成功吗?”本文使用了吴静的四张照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认为,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发表文章时使用图片可能会导致相关侵权。涉及的照片侵犯了肖像权,但如果相关观点损害了他人的人格,也可以体现在民法保护的人格权中。新媒体在进行宣传的同时,要对文章进行审查,消除容易引起误解的部分,以确保发表文章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四、新媒体民事侵权的防范举措
1、新媒体平台提供者及时处理反馈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对于作为媒体提供商的新媒体平台,对于读者或其他第三方的相关信息,如原作者对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的文章内容的剽窃通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需要将被篡改的相关信息作为新媒体材料的,可以与原作者协商,取得电子信息作品、表演、音像制品许可。在制作新媒体时,我们需要大量的材料。如果我们使用他人受版权保护的图片或相关作品,可能会侵犯他人的版权。许多网站的相关资料没有水印,可以免费使用和编辑,以避免法律风险和高昂的工作使用成本。如果对他人的某些文学作品进行了不当改编,应及时通知作者。如果作者同意,可以合理使用。如果没有,应及时删除,否则,就很容易承担后续连带责任。对于被侵权人来说,它是一个可以起诉直接侵权人并承担连带责任的新媒体平台,然后在最后阶段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为了确保新媒体能够更好地应对民事法律风险,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是及时有效地处理相关通知,而不是被动不作为,这样做会违法
2、合法有偿使用相关新媒体素材
付费可用性还结合《国家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不难发现第2条中有明确规定,因为作者需要一定的曝光度来推广自己的作品,没有发表的作品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这就要做好流量控制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价值。对于新媒体行业来说,在选择相关作品作为素材时,与作品的原作者就作品内容的各种问题进行合理、合法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期间,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沟通工作费用支付和合法付费改编作品等内容。如果新媒体平台未经作者许可使用作者,将造成民事侵权,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新媒体平台应主动寻找作者,主要是在补救之后,如通过双边协商,有效解决和应对与之相关的新媒体民事法律纠纷。
3、谨慎承接广告和推广
大多数新媒体都会涉及到广告业务。新媒体营销者及营销者所在的新媒体平台应积极参与广告制作、传播等业务。新媒体应该最大限度地履行对其所承接广告的审查义务。如果不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这项工作,将承担相应的新媒体民事法律责任。因此,新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广告的资质审核,必要的时候还要复制公司的执照和营业执照,主要目的是做好留存。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完善相应审核工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新媒体平台推广广告的合规、合法,帮助新媒体规避相关法律风险。一旦新媒体承担和推广广告的问题,就要及时去除,甚至要准备接受审查的证据,以此为后续出庭应诉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锐坤.新媒体的民事法律风险及预防措施[J].东南传播,2021(1):3.
[2]刘坤.产学研合作合同法律风险预防探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0(4):116-120.
[3]刘吉斌.企业经营中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法制与社会,2020(28):48-49.
[4]汤小花.政府采购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J].法制与社会,2020(21):106-107.
[5]李海娟,佟雪.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的法律对策[J].对外经贸,202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