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张宝成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太京学区, 741003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多同学对于数学的学习思维和方法还不够了解,尤其是进入了高阶段的学习时,很多同学很难做到对知识点的了解、数学成绩往往非常不理想,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数学教学效率低的问题,从数学的启发价值来看,我国数学的教育的建设仿佛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瓶颈期。而通过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主要对实践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运用进行探究和分析,致力于为小学教师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运用

引言

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都是教师一味的讲解课本知识概念,学生只能是被动接收,很难让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当下新时代的教学上,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概念进行探索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灵感,使其在操作的过程中更为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下对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1. 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小学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要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视为一个提出问题的过程,然而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关注的是学生对于有关问题的回答,对于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严重忽视,也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此,学生只能够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来掌握不同的学习经验,对于数学问题的形成由来、解题技巧的使用不够了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首先转变自身的思想,明白数学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的偏向于“记忆”,可以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实际动手操作和自身预期结果之间的矛盾,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资源、教学活动敏感的良好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家与学校的距离”这一问题开展集体互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话题来制作相应的地图,进而来明确表示家与学校的距离,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主动向教师进行求助,这时教师可以给出实物地图,让学生重新加深对于地图方向、距离的概念,同时对于一些没有标记单位距离,或是没有指明建筑物方向,整体方位的表示方法存在着漏洞的地方给与点评,让学生对数学的相关概念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此外,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来导入数学知识,认识方向,并围绕书本内容对方向的表示方法进行讲解,在依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将已经出现的数学问题提取出来,从而能够更好的数学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

  1. 通过动手操作来引导学生验证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概念是一项最基础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概念的了解仅仅是来源于教师的讲述,并没有真正形成对于数学概念的深入了解,没有主动探究数学概念、分析数学概念,因此,学生只是会运用数学概念的使用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来利用实践有效验证数学概念,从而真正的理解数学概念的由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活动热情。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进而围绕图形知识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平移、旋转、轴对称处理等操作,然后在完成动手操作活动之后,让学生对于图形的不同呈现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把图形在经过不同的处理之后所呈现出的状态记录下来,最后引导学生对实操过程进行总结:图形经过平移之后,图形的固有形态、图案会保持不变,然而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要朝着对应的方向移动固定的距离;图形在旋转之后,图形的每个点都能够与原点的位置构成一条弧线;将图形围绕轴折叠起来,图形的左右部分会完全相同等等。如此,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依靠自身都收实践来分析有关概念的特点,对于今后数学学习活动中会更为深刻地认知有关数学概念。

  1. 通过动手操作来进一步分享学习经验

数学的学习是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同时个体的数学学习智慧也是通过有效的实践经验表现出来,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重新了解数学定义、加深对于数学的思维意识,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围绕实践活动开展互动交流,依靠实践完成数学学习经验的集体传播,从而凝聚集体的数学智慧。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划分多个学习小组或者是让学生结成帮扶小组,进而对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进行分数形式的表达等,在提问的这一环节,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计算经验相互流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更为鲜明的解题思路,有些学生会借助橡皮泥进行计算:将橡皮泥等分成十份,每份代表1/10,然后在计算时进行组合,还有的学生则注重分数的转化与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会有意识的在运算结果中加上小数,以此来提高数学计算的精确度,尽管在这个过程,学生给出的计算方法有着繁简之分,但都是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集中表现,教师要通过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不断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上,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方法、获得经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美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11-12.

  2. 赵文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动手实践操作活动的意义和策略[J].第二课堂(D),2021(08):31-32.

  3. 郑云端. 体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扬州大学,2021.DOI:10.27441/d.cnki.gyzdu.2021.000171.

  4. 刘静. 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DOI:10.27726/d.cnki.gzzsf.2020.000201.

  5. 张钰冰.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0.DOI:10.27741/d.cnki.ghbkj.2020.00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