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教育与实训课程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浅析劳动教育与实训课程融合研究

赵兴军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邮编 111000 

摘要: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本文重点探讨高职院校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将劳动教育融合入课程实训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训课程;融合

在2020年,教育部下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劳动教育推向新高潮。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对于劳动教育的内涵,在2015年前并没有统一界定,在2015年以前,很多研究者把“劳动教育”纳入德育范畴,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在2015年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劳动教育独立出来,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并列。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情感,具备优良的劳动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受某些观念影响,人们长时间以来,把劳动教育狭隘地理解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劳动教育就是某些具体的劳动技能的学习。这种片面、不正确认识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展开。

我国对劳动教育认识上存在的不足,体现在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缺乏对学生劳动教育和意识的培养,偏重智育;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认识,无论是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环境方面,还是师资方面,都忽视了劳动教育内容;另外,社会观念也对劳动和劳动教育存在偏见。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劳动观存在一定偏差,尚未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发展。

劳动教育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并且劳动课程的内容也很多,可以是校园卫生、家政技能、传统手工、公益服务、生存演练、办公技术等。在这里我们只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问题,讨论如何通过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实训融合,提高学生专业劳动中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并且通过劳动教育与课程实训融合,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强其劳动意识和爱岗敬业的态度。因此,本文的劳动教育内容选取与专业课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劳动教育与专业课实训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跨界融合”。

为了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进行劳动教育与实训课程融合时,首先对实训课程与劳动教育进行分析、分解和融合

要想进行实训课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首先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专业课和实训课设置现状、具体内容,以及国家对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同时,要组织本专业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研讨分析,在此过程中,也要与本专业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分析其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在分析研读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体上解读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设置,不能因为需要加入劳动教育内容就破坏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应该是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和课程实训之中。同时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整理。在分析、整理和总结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

对专业实训课程和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整理后,对两者分解重构,有机组合。分解劳动教育内容时,要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注意分解结构的合理性,既要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又要有机结合,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在两者融合过程中,还要注意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意愿、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是劳动教育实际效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二、分析、调整专业课和课程实训设置

在总结、分析和整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针对劳动教育需要,需要对对现行的专业课课程及实训进行重新设计,为了能够让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实训结合起来,对于一些专业课及实训内容,根据需要做出调整,满足劳动教育需要。针对一些重点课程,可以认真分析,突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三、注意劳动教育与专业课实训课程的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与专业课实训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要既能体现出专业特点,又能进行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与课程实训有机结合。结合实训课程内容,劳动教育可以倾向于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劳动工具的使用等,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相对于专业课程,实训课程更能体现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它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并在劳动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生存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四、建立过程性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基于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后,对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涵盖学生劳动的内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选择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坚持劳动过程考核与专业实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材料、报告、实习实训心得、口试、项目考核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其能够胜任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训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推崇的教育理念是重理论知识、偏实践技能。为了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需要大量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只有熟悉专业实际工作,又具有丰富理论的教师,才能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劳动技能。

总之,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课程相融合,不但可以加强学生专业实训课程学习,也能提升劳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史蕾.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探究,《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3期.

2.杨秋月.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探讨.职教通讯.作者:职教通讯 2020年第6期.

3.张珣.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27期.


( 2021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