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熊光华 ¹ 马靓 ¹

空军 986 医院第三门诊部 710000

摘要:目的:在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就诊的危重心血管病患者74人,按照护理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常规护理(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10%),对照组为9(24.32%),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34(91.89%),对照组为27(72.97%),差异P<0.05。结论:在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患者所需急救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应用体会

心血管疾病发病危急,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规范化开展临床医护方案,使护理人员能更有效开展护理工作,达到预见性护理的目的。因此本次对74例危重心血管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护理改善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18.01~2020.01月就医患者中,选择74位患者观察,观察组病患37位,年龄在(58~72岁)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5.31±1.13)。对照组病患37位,年龄在(56~71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6.31±1.37)。患者选取的标准为:

①患者不存在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知晓详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②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语言障碍,能够配合护理。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护理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院前急救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速度较快,而且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以电话接诊为第一步,相关医务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指导,将患者体位调整至平卧位,不可以随意搬动,立刻服用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在医务人员抵达患者位置后,进行吸氧支持治疗,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在服用硝酸甘油后,如果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则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发生心肌梗塞,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也可以注射杜冷丁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并将患者送到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2. 监护室护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血压变化、温度变化等,对患者的心动态进行严密的监控,如果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对患者施加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当患者出现大动脉搏动消失以及呼吸骤停等情况时,需要立刻叩击患者的心前区,使患者的心音、脉搏能够恢复。

  3. 并发症护理,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心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左心衰、心律失常等,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当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后,给予患者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也要对患者施加强心剂进行治疗。

1.3评价方式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在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而且患者的不良事件较少,护理安全性较高。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采用计数软件处理数据,使用百分比计算定量数据,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后,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以均数标准差作为正态分布数据的表现方式,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

2.结果

2.1患者不良事件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观察组发生再梗死的患者有2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例数有1位,发生猝死的患者例数有0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0%)。对照组发生再梗死的患者有5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例数有3位,发生猝死的患者例数有1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4.32%)。数据差异p<0.05,统计表格数据为以下:

表格1患者不良事件对比

组别

例数

再梗死

严重心律失常

猝死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37

2

1

0

3(8.10%)

对照组

37

5

3

1

9(24.32%)

X2





2.6593

p





0.0000


2.2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十分满意的患者有17位,比较满意患者例数为17位,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为3位,护理满意率为34(91.89%)。对照组十分满意的患者人数有14位,比较满意患者例数为13位,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为10位,护理满意率27(72.97%)。数据差异p<0.05,统计表格数据为以下:

表格2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37

17

17

3

34(91.89%)

对照组

37

14

13

10

27(72.97%)

X2





2.3569

p





0.0000

  1. 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残疾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发病后在一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五周内的死亡率达到3.1%,在发病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五周内的死亡率达到6.5%。从此可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尤为重要。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患者能够在入院后便得到妥善的护理支持,充分发挥护理优势,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使医疗护理水平得到提高,改变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干预,从院前急救、分诊评估、运送、急救等多个环节着手,缩短护理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护理优势明显。

综上,在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可以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峥,李浩.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8):133.

[2]李清,吴艳.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0):73-74.

[3]温桂华.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6):91.

[4]姜美华.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0):19695-19696.

第一作者:作者信息:熊光华,女,1982年10月13日,陕西西安,本科学士,护师,空军986医院第三门诊部 地址:西安市朱雀大街146号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通讯作者:马靓 女,1983年1月17日,陕西西安,大专学历,护师,空军九八六医院第三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