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份“留白”,给入学一份准备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小衔接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给孩子一份“留白”,给入学一份准备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小衔接策略探究

张智蓉

重庆市黔江区机关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幼小衔接,太过于注重科学现象,轻视幼儿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忽略幼儿在活动中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思维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也没能真正为幼儿幼小衔接做好入学准备。本文主要针对幼小衔接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的困惑引起的思考,以及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如何开展幼小衔接入学准备的学习准备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科学活动;策略研究


引言: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学习准备的具体表现及教育建议是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培养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中特别强调“科学领域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2]那么,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在科学活动中该如何实施呢?本文试着通过在科学活动中运用“留白”来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持续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小衔接学习准备的有效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关注幼儿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提高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工作,科学活动中的幼小衔接也让我们常常苦恼于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某一个抽象、深奥的“科学现象”而费尽周折设计,开展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活动,但快到结束环节时,老师还是把孩子们的思维硬拉到需要寻找的答案上来,孩子们也似懂非懂地回答 “学会了”。好像一次活动下来,孩子们一直在等老师口里的标准答案,最后整齐划一地回答出标准答案就成功了。但其实恰恰相反,他们只是记住了某个知识点而已。太过于注重科学活动中的科学现象,轻视了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思维并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没有让孩子在幼儿园做好学习方面的入学准备。

(二)在问题中引发的思考

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本人的思考,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如何为幼儿作好幼小衔接的入学准备呢?科学活动中必须有一个“科学现象”吗?科学活动中让孩子关注、思考和解决什么?是老师的结论,还是把更多的疑问留给孩子,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一种欲望或精神?2021年10月27日,本人参加了重庆高新区各幼儿园 “落实《指南》精神,提高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教研活动,聆听了大学城树人幼儿园大班冉珊老师执教的《小蝌蚪找妈妈》现场科学活动课例,结合现场专家对课例的点评和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在科学活动中的方法渗透的方法引领,让我有种拨开迷雾见月明的透彻感,究其根源:是孩子的思维受到束缚,可尝试用“留白”来展开科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在科学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和锻炼。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留白”的意义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3],课堂留白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有一种“此处无物胜有物、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

科学活动实验具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先天条件。科学活动留白正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愤”和“悱”是孩子进入思维状态前的留白,此时,幼儿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机。科学教师要善于创造这样的时机,引导幼儿进入“愤”和“悱”的学习心境,通过留白引发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的动机,点燃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放飞孩子的思维,使幼儿自然产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并自觉进行自主学习,乐于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慢慢形成分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小衔接学习准备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策略探究

  1. 去掉“想当然”,给探索留白,

“科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应养成探索欲望、猜想等学习兴趣”,[4] “尊重和满足幼儿,从去掉“想当然”开始”。

如:教师在组织《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伊始,运用“油水分离”的科学原理来展开活动,然而,当老师在问及“你的蝌蚪成功浮在水上了吗?”时,有一个幼儿却说:“成功了,但是它身体破了,它不是小蝌蚪了,变成了小青蛙”。面对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老师并没有想当然的只关注蝌蚪是否从勺子上剥离,是否浮在水面?,而是立刻迸发出“科学的世界不就是从不会到会,从无到有的过程么?”这一理念,机智地抓住这一契机,先是表扬了孩子善于观察并有新的发现,并鼓励更多的孩子大胆去尝试,“看看有什么更新奇新的发现?”,孩子们就更认真地去操作实验,探索新的发现。这样既保护好了孩子的好奇点,同时又把这个好奇点作为本次科学活动探索的起点,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思考、分析的兴趣,并大胆猜想和深度地剖析,让活动带给幼儿的更加科学化,更具有探究性,长期下去便会获得更多孩子精彩观念的诞生。

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去掉“想当然”,努力提升科学领域的素养和技能,精准定位科学领域核心素养的活动目标,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发现、保护他们的好奇点,并以此契机展开科学探究活动。

(二)减化教师参与,给自主留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快乐、自主、有序的教育环境”[5]这一理念。“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原本是孩子们很喜欢也最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 [6]更应该凸显这一理念,不在老师的讲台上,而在幼儿的自主空间里。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孩子们初次尝试实验失败,老师并没有急于帮助解决。 而是一句“请孩子们要爱护好实验材料,并耐心观察其他同学是怎么成功的呢”,让孩子们轻松进入了问一问、学一学、交流互学的良好状态。一句“再看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老师操作的步骤,最终孩子发现“ 用干毛巾把勺子擦,轻轻地拿起画有小蝌蚪的勺子,把它吹干,再把勺子竖着拿,边抖边往水里轻轻地放勺子,让蝌蚪游到水里去”。活动结束之际,一句“你还想知道什么?”,孩子们脑洞大开,引来了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问题: “老师,为什么画在纸上的小蝌蚪不会游进水里?”、“为什么画在铁勺子上的小蝌蚪不会游进水里去?”,有的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甚至问到:“彩虹糖会在水里跑吗?这个笔画的小蝌蚪为什么会游进水里?”。

科学活动的意义正在于此,“继续探究的欲望”、“不仅仅追求某一个科学常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这不就是科学活动中的精髓嘛!

(三)弱化“科学现象”,给思维留白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可见,思维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老师让孩子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尽管实验失败,也没有急于将孩子的思维硬拉到“油水分离”的科学现象原理知识点上来,而是让孩子第一次尝试用神奇的笔把蝌蚪画在树叶、勺子、纸上,再放进水里,看蝌蚪是否会游到水里去找妈妈,给幼儿思维留白,让幼儿大胆尝试,自主实践尝试实验。试验完毕后,教师也没有急于从孩子那里寻求答案,而是结合幼儿自己实验操作时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你刚才把蝌蚪画在什么上的?游进水里了吗?怎么做到的呢?” ;“勺子上的小蝌蚪为什么没能滑进水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和时间有关系吗?”等等值得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就激发了幼儿思维的火花,形成思维的碰撞。幼儿在亲身体验和交流中自主发现画在白勺子(陶瓷匀子)上的蝌蚪会游进水里,再次激发探索的欲望,而不是记住这个“科学现象”。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中发现正确的操作方法,最后惊喜地发现正确的操作方法,让更多的孩子成功地将让勺子上的蝌蚪游到水里去找妈妈了,幼儿在反复的成功实验中找到了探索的兴趣和探索成功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教学是取决于学,探究精神是幼儿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8]在科学活动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给探索留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让幼儿的学习天性、探究激情和天马行空的思绪能在教师放手作下得以保持和延伸;给自主留白,给幼儿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科学活动中多表现出一些关于幼儿灵魂的东西,发现一些更有价值的科学的现象;给思维留白,激发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更广阔的接触和更深层次的锻炼,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体现了教师支持者、引导科学者的作用,从而培养幼儿好学好问、专注探究、深度思考、继续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幼儿入学,幼儿成长,甚至是人生大考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简称《指导意见》).2021.

[2] [4] [5] [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 [美国]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