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付艳飞

辽宁省大石桥市实验小学 115100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的教育已是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显得愈发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从小学起,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诚然教育涵盖了众多方面的内容,而我认为当今为人们所关注的则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将用我在小学执教数年的经历及通过学习所积累的知识,谈谈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希望可以对有致于搞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大同仁有一点点的帮助。

一、教育新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健康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的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2、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认为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规定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因而要认真理解和掌握小学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

再明晰了小学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后,接下来我们在来探讨一下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成才和推进小学教育工作等诸方面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1、抓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学生有良好的健康心理可以促进成长,是保证其顺利成长乃至成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无独有偶,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在调查的许多名人后提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在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在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否。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从小就建立和形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根据我国学者对社会因素与疾病有关的分析,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威胁甚大。当代大量医学研究也表明:与遗传、生化、免疫等因素一样,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重视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的发展与国民的心理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一方面,社会进步,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的水准,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都要求从小抓起,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抓起。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3、学校、教师逐渐认识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各级各类学校逐渐认识到了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学校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举办专题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设立心理信箱。一些学校还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了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接受培训,积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并以此来指导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三、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2. 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3. 进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4.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5. 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6. 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之,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与其他各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好青春期卫生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搞好心理训练,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有效措施探讨[J].教育界,2020,No.413(41):80-81.

[2]宋兰兰.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文库,2019,No.471(23):86.